文档详情

播种爱心 收获快乐——读《爱是不自私》有感.doc

发布:2016-12-24约1.9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播种爱心 收获快乐——读《爱是不自私》有感 冰冷的灯光下,我正在翻阅一本《爱是不自私》,刚看几页,就情难自已钻进字里行间,眼前浮现了一张张书中人物的面孔:尚宇在帮助别人时快乐的笑脸;妈妈在痛苦中哀伤的表情;碎碎念大叔在谈起他妈妈是甜蜜的笑容……一切都吸引了我,让我伴随着主人公尚宇的成长,帮助每一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一同品味那乐于助人所收获的快乐。 尚宇和他的妈妈都是不幸的,因为尚宇失去了爸爸。从此,原本开朗的妈妈一蹶不振,尚宇也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自从加入义工队,尚宇发现,原来许多人都是需要爱的,把这些爱献给别人,自己又很开心,所以,他又恢复了以前那个快乐的尚宇。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觉得尚宇的变化让人不可思议,但反过来一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去希望之家陪一陪那些留守儿童,担当起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的义务,填充他们心中对亲情的空白;去敬老院带一点慰问品,跟老人们说说话,聊聊天,给他们心中多一份快乐,多一抹阳光。也许这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人事迹,但一点一滴都体现了“助人”的美德。 那“为乐”是什么?当你闭上双眼,回想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时,一泓名叫快乐的湖水在心头荡漾,想要迫不及待地想别人倾诉。那时,助人所得到的快乐就真正体现了。 也许,你播种下的爱心没有引起社会的反响,但你一定会收获最宝贵的快乐!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较大。 初中高中 女儿初中是在A市考上重点校后入读刚一个月,就因我们调动工作随迁B市的。A市重点校的考试成绩B市不认,女儿只好就近入读一般中学。入校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猛补英语,因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