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能源政策的体系及借鉴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欧四国能源政策的体系及借鉴意义
【摘要】北欧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且最注重环境保护的地区之一。经过长期的绿色政策体系建设和经济改革,北欧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上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北欧四国在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固然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但更与其一直以来在能源政策、低碳政策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密不可分。作为低碳、高效发展的代表性国家,北欧四国不断提出新的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目标,其绿色发展的理念、经验和创新尤其值得中国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政策 绿色革命 节能减排 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A
北欧的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福利保障最完善、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2013~2014》中,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四国名列第15、第3、第11和第6位。北欧四国的人口规模仅与中国的台湾地区相当,但其人均GDP却是台湾地区的2.4倍,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水平的1.5倍,是中国的15倍。北欧四国均已完成工业化并处于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能源使用效率处于世界前列,其单位GDP能耗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80%、世界平均水平的44%、中国的17%;单位GDP碳耗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47%、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中国的8%。(IEA,2011)北欧四国在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固然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但更与其一直以来在能源政策、低碳政策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密不可分。作为低碳、高效发展的代表性国家,北欧四国不断提出新的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目标,其绿色发展的理念、经验和创新尤其值得中国借鉴和思考。
北欧国家的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变化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变化。过去的30年中,北欧四国显著减少了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降低1.6%。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北欧四国能源消费强度下降速度较快(见图1),单位GDP能耗平均降幅达到2.2%。目前,北欧四国单位GDP能耗仅为30年前的一半,且全部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四个国家中,丹麦因为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比例相对较小,单位GDP能耗仅为其余三国的一半,其余3个国家能耗水平相当。但四个国家能耗的下降趋势基本是一致的。(Geller et al., 2006)
碳强度不仅与能源强度相关,更与能源供应结构有直接关系。1980年以来,北欧四国的碳排放强度也呈连续下降趋势(见图2),且一直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年平均降幅约2.2%,降幅高于单位GDP能耗的降幅,这说明碳强度的下降除了能源强度降低因素外,还有能源结构变化的贡献,例如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提高。与能源强度相似,80年代前期、90年代后期以来北欧四国碳强度的下降趋势明显,平均降幅分别为4.2%和2.6%。北欧四国中,芬兰碳强度降幅最明显,而挪威由于水电是其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其碳强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降幅也低于其他三个国家。
北欧国家能源结构。表1呈现的是北欧四国的能源生产情况。其中,挪威能源资源丰富,为能源净出口国,不仅拥有大量水电资源,而且还有北海、挪威海域以及巴伦支海范围内的大量油气田,是欧洲天然气的第二大供应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之外的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俄罗斯。得益于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丹麦由原来的能源净进口国,变成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净出口国,但由于缺乏煤炭资源,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煤炭用于发电。由于煤炭和油气资源不足,芬兰和瑞典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油、煤炭和天然气,是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5%和38%。(IEA, 2011)
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看(见表2),成品油、电力、生物质能、热力是北欧四国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特别是生物质能的利用比例高达1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天然气和燃煤的比例相对较少。挪威由于水电资源丰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较高。从变化上看,北欧四国的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降低,热力、生物质能、天然气和电力消费比重明显提高。
从行业用能结构看,北欧四国的工业、交通、居民和商业用能比例为3:2:2:1,工业仍是最大的耗能行业,平均比例约为30%,远低于中国同时期50%的水平。四国中,丹麦工业用能比例最低,约为20%。从变化上看,北欧四国工业耗能比重普遍下降,交通、居民和商业耗能比例提高,农业耗能比例下降。
北欧四国的电量结构差异较大,挪威和瑞典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发电量比例分别高达95%和50%以上;芬兰和瑞典作为有核电的国家,核电发电量比例均超过30%;煤炭仅在丹麦和芬兰作为主要的发电能源,其发电量比例分别达到40%和20%。在其他发达国家比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