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理综(重庆卷)全解析(生物部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生物卷真题解析
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
C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ATP
D 多食少动,糖类分解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2 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谢与光能转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U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 .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分解,产生电子流
C .W为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 U至Y德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质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5.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自己的鼻尖,这个动作属于( )
A.印随行为
B.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活动
C.木能行为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
1、[解析]:本题考查糖代谢及调节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血糖浓度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A错。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元,而不是肌糖元,B错。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D错。糖类分解后释放的能量主要贮存形式是ATP,C正确。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U为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A正确。V为吸收转换光能的色素,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从水中夺取电子,使水分解,B正确。W为NADPH,C正确。CO2生成Y是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D错。
[答案]:D
3、[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A正确。纺锤体是在前期才形成,B错。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C错。质粒是小型环状DNA,无膜,D错。
[答案]:A
30.(16分)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
(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在两组杂交试验中,Ⅰ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Ⅱ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Ⅰ组 ,Ⅱ组 。
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
(2)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形状 (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3)克隆羊多利是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融合卵细胞培养后植入母羊体内发育而成。
①比较二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赛特?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_________,多利羊的体细胞__________,苏格兰羊的次级卵母细胞(填“”“”“”“”或“=”)
②已知哺乳动物的端粒(由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结构)在个体发育开始后,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因此,多利的端粒长度应比普通同龄绵羊的_____.
31、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注解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以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题31图1所示
?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要采取_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
.(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是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