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读书笔记50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国读书笔记50字
三国读书笔记50字篇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之一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读书笔记大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之二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之三
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读书笔记50字篇二:三国读书笔记
136 我的读书笔记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注:由于陈寿是晋国人,所以他必须强调魏国的正统,这样晋国代魏之后也自然就成为了正统。所以当时魏国的君主用本纪的体例,蜀吴两国则用了列传的体例,故本篇题目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刘备通过数十年的奋斗,在各路英雄中脱颖而出,建立了蜀汉帝国,三分天下有其一,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刘备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后来祖先由于供奉酎金违制的原因被削去了侯爵,于是就在涿县定居,刘备的祖辈和父辈,曾经做过官,但是刘备的父亲去世的早,到了刘备这一代,就无法继续做官了。刘备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和母亲靠贩卖鞋子为生。他从小喜欢结交侠士,认识了很多英雄,后来他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他们一道开始打天下。 刘备的前半生并不如意,他数次失败,直到他请到了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如鱼得水,加快了打天下的脚步。后来他吞并了刘璋,占据了荆州和汉中,根据地足以和曹操,孙权抗衡。到这时,刘备总算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家业。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了蜀汉帝国。 但是,总算有了自己基业的刘备却不按照诸葛亮定下的方针联合吴国北伐曹魏,而是由于关羽的事情决定攻打吴国,结果为吴国将领陆逊火攻所败,蜀汉帝国从此元气大伤。战(转载于:www.hNNsCy.coM 博 文 学 习 网:三国读书笔记50字)争结束之后,刘备怨气难平,于223年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 同为三国时期的君主,刘备的创业经历却和曹操,孙权不同。曹操的父辈在朝中为官,本来就出身于官宦世家,而且还有一份不小的家业,有创业的资本。孙权则更为简单,他从自己的哥哥手中接过了父亲和哥哥两个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东地区,他所要做的,就是守成。而刘备不同。刘备出身低微,虽然有帝室之胄的名号,但那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刘备由一个平民,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一步地努力,终于建立蜀汉帝国,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那么,刘备如何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呢? 第一,刘备胸怀大志。《三国志》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刘备小时候,家里东南角的篱笆上有棵五丈多高的桑树,枝繁叶茂,远远望过去像一个车盖一样,看着这棵桑树,刘备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注:羽葆盖车:天子所乘车辆,配有羽毛装饰的车盖)。”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刘备的志向远大。 第二,他善于笼络人心。他很懂得尊重别人,因此很得人心。《三国志》同样举出了一个实例证明了这一点。刘备任平原相的时候,平原国中由一个叫刘平的人素来轻视刘备,不甘心在刘备的手下,于是派一个刺客刺杀刘备,刺客看到先主之后不忍心刺杀,把事情的底细都告诉了刘备。刘备得人心就到了这种程度。 第三,他善于用人,在他的手下从不缺乏人才,武将有诸如关羽张飞之流,文官有诸葛法正之辈。刘备都给他们了相应的职务,这些人忠心耿耿地跟随着刘备打天下,为刘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四,他百折不饶。在刘备的一生中曾经遭受过无数次的失败,很多时候他的妻子儿女都不能保全,他经常变更着自己跟随的对象。但是刘备并没有气馁过,而是不懈地努力,向天下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三国志》是一部正史,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与《三国演义》记载不同的事情。在《三国演义》中由一个名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