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docx
?
?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
?
邱玉华+朱正洲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摘要:对于汉语教学来说,声调教学是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汉语教学研究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不再仅仅停留于汉语声调本体研究,而是结合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对2015年度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能给汉语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汉语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汉语声调;教学;2015年;综述
:G648:A:1671-864X(2016)11-0143-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日趋强大,同时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传播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强。2015年12月在上海召开了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经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到了190万人。在强大的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之下,对外汉语事业蒸蒸日上。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学科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汉语国际传播和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也并不令人十分满意。问题是多方面的,最显而易见的问题莫过于国外人说汉语时的“洋腔洋调”了。我们知道,在人类语言中,除了汉藏语系里的一些语言有声调外,其他语系如印欧语系一般是没有声调的。声调,在汉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中不难发现,声调也是外国人(特别是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但是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声调教学与研究明显重视不够。在中国知网中,以“对外汉语”为主题的各类文献有23,118篇,而其中涉及“声调”的仅有357篇,占比1.54%;在超星发现中,以“对外汉语”为主题的各类文献有34,502篇,其中涉及“声调”的有499篇,仅占1.44%。
为了更好地总结前人经验和把握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我们仅对2015年的研究成果(各类文献35篇)进行综述。我们将35篇文献分成三大部分进行分析,3篇属于综述类,11篇属于本体研究类,21篇属于国别化实验调查研究类。
二、综述类
经统计,2015年有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类论文一共有3篇。
刘思维《英语母语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综述》从英语母语者习得声调的产出研究和认知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对前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得出了两个结论:一,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越来越占主流地位。二,研究内容上以描写英语母语者的声调习得偏误为主。最后作者认为虽然目前学界对英语母语者产出的声调所做的声学分析较为细致,但是这未必能全面揭示声调习得的本质和规律。作者观点是在探讨英语母语者的声调习得问题时,不应该仅仅在声学层面上描述他们的产出结果,还应该在感知层面上找到这些学习者感知声调的难点。
杨秀娟《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综述》从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状况、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对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状况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作者给出了泰国学生声调偏误的解决策略并且总结出了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研究材料、动静态研究分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存在的问题。
毕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教学研究综述》主要以美国学生学习汉语为例,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声调偏误研究和声调教学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作者认为在声调教学的过程中要花大力气教声调,并且要配合各种练习,从单字到双音节词、再到三音节词或词组、进而进入语流,全面地练习声调,尽最大可能减少偏误。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对声调偏误的纠正也要一直进行下去。
通过对以上三篇综述类论文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偏误分析为主。同时,国别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这三篇基本都属于国别化的研究综述。
三、本体研究类
经统计,2015年有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本体研究的期刊论文一共有11篇。
1.其中,只进行声调偏误分析而没有给出具体教学方法的有3篇:
冯旭东《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变调的问题》主要从留学生声调变调偏误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和原因分析。
吕海鸥《浅析英汉语音刚性与柔性特点下兼谈洋腔与汉腔》从英语语调系统上与汉语声调系统上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洋腔”产生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黄菁菁的硕士论文《汉语学习者声调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建设了漢语学习者声调语料库,并通过该语料库进行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分析。
2.给出了具体声调教学方法的有8篇:
李婷婷《汉语声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