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2013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解析:选D。节能、减排(CO2),特别是降低化石燃料(原料)的利用。A不使用“碳”;B减少“碳”的应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相当于减少了“碳”的使用;D增加了“碳”的使用。
2.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
②纯净的淀粉属于纯净物
③有机高分子的结构包括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
④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固性
⑤高分子材料一般不易燃烧
A.④⑤ B.①③
C.②⑤ D.②④⑤
解析:选D。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但因n值不同,故纯净的淀粉也是混合物;线型高分子有热塑性,网状高分子有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一般都易燃。
3.PVC是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为保证PVC塑料制品的性能,通常需要加入多种有机助剂。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假设的是( )
①PVC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使用的有机助剂有毒 ③含氯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毒 ④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害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聚氯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高温或光照老化过程中会分解出HCl等有害物质,同时其所含的增塑剂(有机助剂)有毒,不宜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盛装食品或直接接触食品。②④符合要求。
4.将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加工再利用,是目前解决白色污染的一种新途径。下列对废旧塑料加工产品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组合是( )
①可重新加工成塑料 ②加工成防水涂料 ③加工成燃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回收废旧塑料,分类加工再利用,如重新加工成塑料、加工成防水涂料、加工成燃料,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能避免污染环境。
5.韩国丽水世博会在2012年5月12日至8月12日举办,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国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B.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C.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解析:选C。钢筋混凝土是硅酸盐和钢筋构成的复合材料,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6.酚醛树脂的制成品——电木不能进行热修补,其主要原因是( )
A.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不具有热塑性
B.是体型高分子材料,不具有热塑性
C.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D.是合成材料,具有热塑性
解析:选B。线型结构材料可再次加工成体型制成用品,而体型结构材料一旦成型不可再热加工。
7.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旨在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与之相悖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加快采油速度,大力发展石油化工
解析:选D。加速开采石油与“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相悖。
8.在下列各反应中,形成或断裂的化学键不是C—N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生成α-氨基酸
B.用棉花制纤维素硝酸酯
C.由苯制硝基苯
D.由甲苯制TNT
解析:选B。A中涉及肽键的断裂。C、D两项均为硝化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H。B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O—N 键。
9.乙烯和1-丁烯按1∶1(物质的量)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10.背景材料:①特氟隆不粘锅事件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②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
③2011年3月昆明购入新型火箭抢抓机会人工降雨
④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漏事故。下列相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C.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D.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逆风往高处安全区域疏散
解析:选A。氟利昂是饱和氯代烃,不可能是特氟隆的单体,A不正确;蛋白质是氨基酸的缩聚产物,其溶液属胶体,B正确;AgI和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正确;液氯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后应逆风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