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可编辑.ppt

发布:2018-04-06约6.59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累积曲线: 作累积曲线时,横坐标仍表示粒径,而纵坐标则表示各粒级的累积百分含量。 作图时从粗粒级的一端开始向细粒级的一端依次点出每一粒级的累积百分含量,然后将各点以圆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得累积曲线。 累积曲线用途:分析粒度分布特征,进而帮助区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从累积曲线图上可看出曲线的陡缓和粒级分布范围,进而判断分选的好坏。粒度范围窄,曲线陡,表示分选好;反之亦然。 累积曲线总是成“S”形,但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碎屑沉积物,其累积曲线形态是有差别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滨海沉积和风成沉积的碎屑物质分选好;而洪流及冰川沉积分选差。 3、? 概率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径(φ值),而纵坐标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累积曲线图。 概率坐标不是等间距的,而是以中央50%处为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相应地逐渐加大,这样可将粗、细尾部放大,并清楚地表示出来。 滚动组分 跳跃组分 悬浮组分 累积概率曲线一般为三段式: 滚动组分、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 每个直线段需要有4个以上的点构成。 粗切点 细切点 概率累积曲线的主要结构参数:粗切点:表示能跳跃的最粗颗粒(水动力强则粗切点左移);细切点:表示能悬浮的最粗颗粒。 分选性:以每个直线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线段陡(>500~600)分选好,线段平缓(200~300)分选差。 3、? 概率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径(φ值),而纵坐标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累积曲线图。 概率坐标不是等间距的,而是以中央50%处为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相应地逐渐加大,这样可将粗、细尾部放大,并清楚地表示出来。 滚动组分 跳跃组分 悬浮组分 累积概率曲线一般为三段式: 滚动组分、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 每个直线段需要有4个以上的点构成。 粗切点 细切点 概率累积曲线的主要结构参数:粗切点:表示能跳跃的最粗颗粒(水动力强则粗切点左移);细切点:表示能悬浮的最粗颗粒。 分选性:以每个直线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线段陡(>500~600)分选好,线段平缓(200~300)分选差。 (二)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是以一定的数值定量地表示碎屑物质的粒度特征。单个粒度参数及其组合特征可作为判别沉积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参考依据。 常用的粒度参数包括:平均粒度、分选系数、偏度、峰度。 1、平均粒径(Mz)和中值(Md): (1)中值(Md):是指累积曲线上颗粒含量为50%处对应的粒径,用毫米(或φ值)表示。 中值的含意是指它在粒度上居于沉积物的中央,有一半重量的颗粒大于它,另有一半小于它。 (2)平均粒径(Mz):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平均粒径和中值的意义: 代表粒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即碎屑物质的粒度一般是趋向于围绕着一个平均的数值分布,这个数值就是平均粒径或中值或众数。 在实际意义上,它反映了搬运介质的平均动能。 2、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 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是用来表示颗粒大小均匀程度的参数。 (1)分选系数(SO): 式中P25和P75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颗粒含量25%和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 当颗粒分选很好时,P25和P75两值很靠近,所以SO值就接近于1;相反,SO值越大则说明分选性越差。 根据SO值可以划分分选等级:SO=1~2.5,分选好;SO=2.5~4.0,分选中等;SO>4.0,分选差。 (2)标准偏差(σ1): 用标准偏差(σi)确定的六个分选级别: σ1<0.35,分选极好; σ1=0.35~0.50,分选好; σ1=0.50~0.71,分选较好;σ1=0.71~1.00,分选中等; σ1=1.00~2.00,分选较差;σ1=2.00~4.00,分选差; σ1>4.00,分选极差; 分选性的实际意义: 分选性的好坏也可以作为环境标志。沉积物的分选程度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说,从风成砂丘—海(湖)滩砂—河道砂—冰川和冲积扇沉积,其分选程度依次变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