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七学年历史上期末复习题.doc

发布:2017-03-21约6.4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七年级历史(上)期末 (材料题及问答题)复习题 七年级3班 1.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分) 答:(1)儒家学派;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它所遭受的第一个打击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2分)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因材施教;(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等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3分)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休的现象。统一南北;没有。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2分) 答:管仲。 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①迁都洛阳; ②汉化措施:改穿汉服;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意义: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 答:主张按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或变法)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3分) 答: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秦孝公的信任、重用。 9.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5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1分) 答:统一中国。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2分) 答: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1分)。赤壁之战中,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学生如从重视人才,听从建议与否方面分析,亦可得1分) 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分) 答: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答:战术战略得当;时机成熟;谦虚和骄傲的关系(学生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10.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名称和时间。(8分) 答: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官渡之战 200年 赤壁之战 208年 淝水之战 383年 11.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答:北魏孝文帝(1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分)。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4分) ?答: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⑶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4分)? ?答:立场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2分)。立场二:他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弱和鲜卑族的消亡。(2分) 12.请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