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酒技术 授课课件 单元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1 葡萄酒的生产原料 任务2:菌种 教学目标 熟悉酵母菌的来源,了解其作用 掌握酒精发酵的基本过程 熟悉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掌握其控制方法 掌握优良葡萄酒酵母的标准 掌握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具体操作方法 了解MLF的定义、来源及用途 了解MLF的作用机理 掌握MLF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熟悉MLF的影响因素 掌握MLF适用的酒种 重点、难点 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具体操作方法 主要内容 酵母菌的来源与作用 酒精发酵的基本过程 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与控制方法 优良葡萄酒酵母的标准 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具体操作方法 MLF的定义、来源及用途 MLF的作用机理 MLF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MLF的影响因素 MLF适用的酒种 葡萄加工前应准备的微生物菌种主要是酵母菌和乳酸菌两种。 1、酵母 发酵过程中,酵母将葡萄汁中的大部分糖类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酵母也利用葡萄汁中的含氮化合物和硫化物,产生了一些新的代谢产物,如甘油、琥珀酸、高级醇、醛、酯等,并进一步合成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风味与香味的物质。 酵母菌 (1)酵母的来源 商品干酵母 商品液体酵母 自己扩大培养的液体酵母 野生酵母 酵母菌 (2)酒精发酵的过程 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或者果糖,在酵母分泌的一系列酶(还原酶、脱羧酶和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多步生物化学反应,最终生成酒精和CO2,是酿造葡萄酒最重要的过程。 酒精发酵不仅将95%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且还将剩余的5%的糖转化生成其他副产物:甘油、琥珀酸及其他芳香物质。这些产物对葡萄酒的口味和香味具有重要的影响。 酵母菌 生产中经常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这些芳香物质的形成,并且防止它们由于二氧化碳的释放而带来的损失。 用于葡萄酒酿造中最重要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酵母菌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和果糖,生成酒精和CO2 。 葡萄本身含糖度低,发酵后的酒精含量达不到人们的要求,所以要人为地添加蔗糖。 酵母菌 (3)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与控制 ①温度的影响与控制 酵母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 温度低于10~12℃时,会推迟葡萄酒醪进行发酵。 温度超过35℃时,酵母菌繁殖速度会迅速下降,呈疲劳状态,酵母会很快丧失活力而死亡。 酵母菌 a白葡萄酒的最佳发酵温度在14~18℃范围内 常用的冷却方法:罐外冷却和罐内冷却。 b红葡萄酒发酵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6~30℃,最低不低于25℃,最高不高于32℃。 酵母菌 ②通气的影响与控制 生产中常用倒罐的方式来保证酵母菌对氧的需要。 红葡萄酒发酵工艺上要求不断倒罐。一个罐每24h至少要倒两次,每次要使罐内一半以上的醪液得到循环。 白葡萄酒的发酵不需要倒罐。 酵母菌 ③SO2的影响与控制 控制野生酵母和杂菌的繁殖 防止葡萄酒的氧化 ④酸度的影响与控制 酵母菌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发酵能力最强。 ⑤酵母代谢产物的影响与控制 生产中常采用活性炭和酵母菌皮吸附脂肪酸,从而促进酒精发酵,防止发酵中止。 酵母菌 (4)优良葡萄酒酵母的选育 ①产酒风味好; ②发酵能力强,发酵的残糖低(残糖达到4g/L以下),这是葡萄酒酵母最基本的要求; ③耐亚硫酸的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力; ④具有较高的耐酒精能力,一般可使酒精含量达到16% (体积分数)以上; ⑤有较好的凝集力和较快的沉降速度,便于从酒中分离; ⑥耐低温,能在低温(15℃)下发酵,以保持果香和新鲜淸爽的口味。 酵母菌 (5)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控制野生酵母 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天然酵母的扩大培养 工艺流程:在葡萄采摘的前1周,摘取熟透的、含糖高的健全葡萄,其量为酿酒批量的3%~5%,破碎、榨汁并添加亚硫酸(100mg/L),混合均匀,在温暖处任其自然发酵,待发酵进入高潮期,酿酒酵母占优势时,就可作为首次发酵的种母使用。 酵母菌 另一种是将保藏(酒厂实验室或科研所)的纯酵母菌种,扩大培养制成酒母后使用。 具体流程和操作如下。 ①工艺流程 原菌种(活化)→麦汁斜面试管培养(扩培10倍)→液体试管培养(扩培12. 5倍) →三角瓶培养(扩培12倍) →玻璃瓶(卡氏罐)(扩培20倍) →酒母罐(桶) 培养→酒母 酵母菌 ②培养工艺 a斜面试管菌种 转接于5°Be麦汁制成的新鲜斜面培养基上,25~28℃培养3~4d,使其活化。 酵母菌 b液体试管培养 新鲜澄清葡萄汁灭菌(0.1MPa (lkgf/cm2)的蒸汽灭菌20min 无菌条件下接入斜面试管活化培养的酵母,摇匀使酵母分布均匀,置于25~28℃,恒温培养24~28h,发酵旺盛时转接入三角瓶培养。 酵母菌 c三角瓶培养 新鲜澄清的葡萄汁灭菌(1MPa的蒸汽灭菌20min) 25℃恒温箱中培养24~30h,发酵旺盛时转接入玻璃瓶培养。 酵母菌 d玻璃瓶(卡氏罐)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