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屈原的文艺思想.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浅析屈原的文艺思想
大学毕业论文,可能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们还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那么话不多说,直接给大家带来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毕业生们哦!
?
【摘要】: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虽然没有留下理论着作,但是提出了“发愤抒情”说,而其作品中更蕴含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屈原的相关作品,探析屈原的文艺思想。
?
【关键词】:屈原;发愤抒情;香草美人;离骚
?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舞台上坚持变法图强、联齐抗秦,在内政外交起过重要作用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品格出众的诗人。屈原生前虽然没有文艺理论着作留世,但从他的诗篇中可以看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思想家、政治家与“忧愤深广、秉德无私”的爱国诗人是统一在一起的。屈原的诗篇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和生活,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他的文艺思想散见于他的《离骚》《惜诵》《抽思》、《思美人》、《大招》、《招魂》等辉煌的诗篇中。认真地探讨和总结屈原作品中体现的文艺思想,对于屈原文艺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文艺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屈原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屈原是一个具有高度鉴赏力并按照自然法则和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着名诗人,他对情感与诗歌的关系、真善美的统一、对前人文献的利用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1发愤以抒情。
?
发愤以抒情的思想贯穿于屈原后半生的大部分作品之中,屈原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志得意满,衣食无忧,其作品也大多以歌舞、颂圣为主,绝少悲愤之作。后阶段随着政治上失意、流放汉北,诗风变得悲放:
?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
(《楚辞·惜诵》)
?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
(《楚辞·抽思》)
?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
(《楚辞·离骚》)
?
在以上诗歌中,屈原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文艺理论,开辟了我国抒情诗的新天地。他明确的肯定了“情”在作者作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申明了诗歌创作是诗人将客观世界见之于主观世界的过程。而“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则道出了诗歌宣泄个人情感的作用,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屈原眼中,诗歌是传达个人思想、进行讽谏的工具。他以此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抗君臣昏庸的政治,我国文学界也自此形成了以诗存史、以诗存真的优良传统。
?
1.2诗言志。
?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茞幽而独芳。
?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
?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
(《楚辞·悲回风》)
?
“诗言志”最早见于《今文尚书·尧典》,书中所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但写作《尧典》的具体年代,今人仍有很大的分歧。屈原在《悲回风》诗中,不但表露了自己赋诗以明志的思想,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使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更加突出。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动情以赋诗,赋诗以言志,屈原的诗作又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
1.3重视先人文献。
?
屈原认为,一个人在政治上可以被排斥、被禁声,但只要他有良好的品行,得以写下反映自己思想情绪的文章,则是永远不会被抹杀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思美人》一诗中:
?
吾且儃徊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
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
?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
(《楚辞·思美人》)
?
该诗中“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一句,就鲜明的表达了诗言志以存万世的观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屈原提出了如何能使个人的创作长期处于十分旺盛的状态的方法,即“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意思就是说要对前代贤人的优秀思想、品质和创作经验进行继承,藉此方能达到自然“外扬”的境界。我们从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