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中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pdf

发布:2017-06-02约8.9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3月第14卷第8期 ·临床研究 ·149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中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张景臣 刘 薇 毛大华 (1郑州人民医院乳腺科,河南郑州450000;2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探讨经密集化疗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对 13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经空芯针穿刺,经 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确定不同分子分型,经密集化疗4-6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完成化疗评价及手术治疗,病理确诊是否有病理完全缓解病 例 。基底样细胞型 (Basa—like)对新辅助化疗最敏感的,LuminalB型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最差;临床病理参数年龄、月经状况、肿块大小、 淋 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与分子分型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新辅助化疗;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49-02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及FISH~ 将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医 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不同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并进 乳腺外科收治的135例乳腺癌病例,均为女性,全组135例乳腺癌, 一 步探讨临床病理参数与分子分型之间有无差异性。剂量密集化疗是指 LmuunalA型占52.6% (71/135),LumunalB型占24.4% (33/135), 在剂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常规的每3周重复缩短为每2周重复,并辅以粒 HER-2过表达型 占8.9% (12/135),基底样细胞型 占14.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支持,以达到既能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 (19/135);行4~6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完成化疗评价后 (化疗评价以 存期,又能尽陕结束化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RECIST化疗评价为准,以化疗前后彩超测量肿块大小变化为评价指 1对象与方法 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切除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 1.2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主要为EC、Ec一紫杉类 (紫杉醇 十通讯作者 :E—majJ:guipuyiyan@】63.COD) 175mgm/或多西他赛100mgm/),4~6周期,14d为1个周期,化疗 冲洗伤IZl,止血、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伤口。所有手术均由技术水 在治疗中,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 平相当的医师完成。 率。其中内固定治疗需要在掌握其适应证的前提下对股骨粗隆间骨折 1_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 的治疗效果是可行的,但是老年股骨粗隆间患者多伴有严重骨质疏 住院时间;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 松,可出现内固定的失败 。而在常规手术方法中,动力髋螺钉虽然 髋内翻、患肢短缩、深静脉血栓、骨不连等。 内固定比较可靠,但是手术暴露广泛、创伤大,术中出血量比较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PFNA的设计与股骨解剖更加理想匹配,对股骨颈内骨质的破坏和移 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 险验,PAPO.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除较少。并且其可提供抗旋转及稳定支撑为其最大特点,抗疲劳能力 2结 果 增大。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 2.1围手术指标对比: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 组 (P0.05)。 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 老年殷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主要由于手术操作 具有统计学意义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