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3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pdf

发布:2015-09-05约1.06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 北 中 医 药 学 报 年 第 卷 第 期 2003 18 3 · · JOURNAL OF HEBEI TCM AND PHARMACOLOGY Vol . 18 No .3 2003 44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 ! ! ! 天津外国语学院医务室 孙秉毅 于春泉 王 巍 付 于 夏 天 (天津 300000 ) 关键词 脉诊;客观化;脉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R 241. 1 A 1007 - 5615 2003 03 - 0044 - 02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 1.2 脉象的描记—脉象仪 脉象仪的总体构成包括 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而 脉象信号检测、信号预处理和信号分析 个环节。从 3 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对其判断 测量原理上讲脉象传感器可分为机械式、压电式、光 主观因素太多,不同脉象很难界定,故不同医者对同 电容积式等几种,其中以压电式较为成熟和实用。二 [] 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魏氏4 提出多因素脉图识别法,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 并研制出MTY - A 型脉图仪,在传统的压力脉波图以 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 外,增加了脉管粗细图及脉位趋势图。认为应用这3 张图可以综合表示医生脉的 种指感成分,因而反映 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 8 [] 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而脉诊的临床应 出各种脉象的特征。郑氏6 研制出一种多维脉象检测 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 系统,在寸、关、尺三部的不同位点,同时描记出63 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 道压力脉象图,从而可以对脉搏进行多维分析。 公元1241 年,施发的 《察病指南》中将手指感觉 2 脉图的分析方法 绘成33 幅脉象示意图,明代张世贤、吴绍轩、沈际飞 脉象信息的分析方法随着数学、生物力学、工程 等都绘制了脉图。应用描记桡动脉脉搏图 (简称脉 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受到脉象信息检测方法所制 图)的方法研究中医脉象,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约。近年来,常用的脉图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 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进展不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2 . 1 时域分析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 法。它直接通过脉图的形态分析,来阐明动脉血管内 以来,脉象图研究逐渐深入,但以平脉、弦脉、滑脉 流体参量与时间和空间的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