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ppt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措施,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成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善、持续改善的过程。
为提高患者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疗效果和医疗价格的满意度而进行的组织和控制活动。;大家有疑问的,可以问询和交流;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TQM)
精细化管理
临床途径(ClinicalPathway,CP)
PDCA循环
质量持续改善(CQI);;PDCA循环:
PDCA循环模式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由美国的记录学家休哈特提出,1950年由戴明(W.E.Deming)博士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被称为戴明环。;PDCA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根据医疗机构基本原则和医院等级评审原则(4.2.6.1),开展自我评价,运用PDCA措施持续开展、改善工作,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善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基本规定。;P——Plan
概念:计划,确定方针和目的,活动计划。
对应材料: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规章、行政主管部门文献、医院文献(规章制度及流程)或科室根据医院整体规划或质量指标制定的计划。
规定:写你要做的;D——Do
概念: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
对应材料:执行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规章、行政主管部门文献、医院文献(规章制度及流程)的根据材料,贯彻科室计划或整改措施的痕迹材料。
规定:做你所写的;C——Check
概念:检查,总结执行成果,重视效果,找出问题。
对应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科室或科室平常督查的材料。
规定:看你所做的;A——Action
概念:行动,对总结成果进行处理,未处理的进入下一种循环。
有关材料:总结、指标分析、改善措施等(通过总结、指标分析进行成果评价的材料,未到达的工作写出改善措施)。
规定:指导你下一步该怎么做;应用PDCA循环的特点,开展科室管理:
1、应用PDCA大环套小环,小环境保护大环,互相增进,推进大循环的特点,推进科室质量与安全改善:;PDCA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PDCA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运用PDCA循环开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多种质量管理记录本是体现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运用PDCA制作记录本:
;;
一、将记录本名称插入材料盒和资料册。
;二、支撑材料按PDCA次序放入资料册中。;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三、将装好材料的资料册放入材料盒内。
;四、每年或根据材料的多少装订成册,封面上注明记录本名称。
;;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HMI)反应医疗质量在一定期间和条件下的构造、过程、成果等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实行等级医院评审的基础。
实行持续性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是依此对医疗机构进行追踪评价的重要途径,同样是增进医疗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手段。;根据等级医院评审原则实行细则,充足体现质量、服务、安全、管理、绩效的主题,结合我院实际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科室运行监测指标
治疗质量监测指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测指标
院内感染监测指标
患者安全监测指标;;科室重要运行评价指标:
一、门诊人次、出院人数、门诊手术人数、住院手术人数、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为正指标,平均住院日为负指标,它反应了科室的一般负荷状况,阐明了科室运用有限资料的运行状况。
在一定期间内,床位周转次数多即周转速度快、病床运用状况好,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少。
二、门诊患者人均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为负指标,是反应患者承担的重要指标,有效减少患者就诊人均费用,到达医改目的。;
;其他科室评价指标:;其他科室评价指标:;其他科室评价指标:;医疗质量与安全目的: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三基三严”考核合格率100%
(3)门、急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4)处方书写合格率≥95%
(5)住院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6)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7)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感染率≤1.5%
(8)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9)急救物品、药物完好率100%
(10)医院感染现患率≤10%
(1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格率100%
(12)完毕指令性任务100%;
;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