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inux管理》第九章系统故障分析与排查.ppt

发布:2017-09-02约1.97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常见的软件包类故障包括RPM数据库损坏、安装程序时缺少 .so 库文件 * *.so文件就如同windows系统中的.dll文件一样,是动态链接库文件 * 接下来介绍文件系统、磁盘类的故障修复及相关应用,首先看一下如何修复损坏的文件系统 Linux系统开机后,当提示“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时,只需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即可进入到一个临时的Shell环境,用户可以对出现错误的文件系统进行修复 必要时可以执行“dd if=/dev/zero of=/dev/sdb7 bs=512 count=4”命令模拟文件系统故障,然后演示修复过程 * Linux系统开机后,当提示“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时,只需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即可进入到一个临时的Shell环境,用户可以对出现错误的文件系统进行修复 必要时可以执行“dd if=/dev/zero of=/dev/sdb7 bs=512 count=4”命令模拟文件系统故障,然后演示修复过程 fsck命令的 “-y”选项可以在出现交互提问时,自动按“yes”处理 * 据此,注意强调“磁盘配额”的好处和必要性 教员视情况而决定是否作演示(参考教材中的脚本模拟i节点耗尽故障),如果未演示则应提醒学员课后自行练习 * fuser命令的“-m”选项用于指定相应的文件或目录,“-v”选项可以显示详细信息,“-k”选项用于强制关闭使用该设备的进程 * 逻辑坏道主要由于软件操作不当造成,可以使用软件修复 物理坏道是物理性损坏,只能通过更改磁盘分区或扇区的占用位置来进行改善,排除掉包含有坏块的磁盘空间 注意是mkfs命令而不是fsck命令,检查坏道之前,应尽量先卸载该分区,退出正在访问设备的其他程序 * 直接执行uptime命令查询CPU的负载情况,输出的信息包括: 主机运行了多长时间、登录到系统中的用户数量、CPU平均负载(最近1、5、15分钟内处理的平均进程数) 通过/proc/loadavg文件,可以查看到从系统启动以后到当前时刻的累计CPU负载情况,输出的信息依次为: 1分钟平均负载、5分钟平均负载、15分钟平均负载、正在运行的进程数/进程总数、最近运行的进程PID号 * vmstat输出包含六部分信息,第二部分memory的输出信息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swpd: 已使用的虚拟内存; free:空闲的物理内存; buff:作为缓冲区使用的物理内存值; cache:作为高速缓存的物理内存值 free命令输出的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与vmstat相比更直观些: Mem输出行是物理内存的使用状况:buffers和cached分别对应vmstat输出的buff和cache Swap是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总计、已使用、未使用 * 磁盘的I/O(输入/输出)性能是衡量计算机总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iostat命令的几个常用选项如下: -d 选项:只输出磁盘数据;-k、-m选项:用于以KB、MB为单位输出信息;-t选项:指定刷新信息的时间间隔(秒) 关于磁盘I/O性能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Device:块设备名 ;Tps:设备每秒进行传输的数量(每秒的I/O请求数); Blk_read/s,Blk_wrtn/s:设备每秒读写数据块的数量 ;Blk_read, Blk_wrtn:自从系统启动以来读写的块设备的总量 sysstat软件包还提供了 mpstat 命令,用于显示进程负载信息 *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学员还存在哪些疑问需要解答 参考问题: 1. Linux系统中包括哪几类的日志文件,最常用的公共日志文件是什么? 2. 如何建立集中管理的日志服务器? 3. Linux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如何利用RHEL5光盘的修复模式引导系统? 4. 如何查看当前Linux主机的CPU、内存、磁盘I/O等性能状况? 5. ……? * 从本页开始(到最后)的PPT部分放在实验课上进行讲解,不要放在理论课上讲解 * 阶段一的指导子阶段 1、教师介绍案例需求 ——公司中使用的Linux服务器越来越多,经常会有个别服务器出现一些引导故障、文件系统故障等情况,需要管理员熟悉常见的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过程,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修复 2、在介绍完案例需求后,教师也可以向学员提问如何解决该问题 * 阶段一的指导子阶段(续) 3、教师介绍实现思路,提醒注意: 具体步骤可以参考教材 * 阶段一的练习子阶段 1、本阶段中教员要负责巡视、答疑,对共性问题要及时集中讲解 2、随时检查学员完成情况,跟踪学员实验进度 * 阶段二的指导子阶段 1、教师介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