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资源统整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pdf
学科资源统整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
作者:顾任飞胡赟
来源:《小学科学》2024年第17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实际生活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围绕活动主题设
计活动时,可以基于学科思维,对活动主题进行剖析,设计活动;基于各学科的思维路径,思
考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评价阶段,也可以参考其他学科的评价标准,对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思维;学科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317(2024)17043-045
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具有开放性,即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师要打破
学科界限,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自主学习,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然而,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时,指导教师往往面临着活动内容單一、重复的现象。以
2020~2022年开展过的5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结合学生问卷数据,指导老师发现了以下现
象。
官林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开展情况调查表
从学生反映的最感兴趣的活动可以看出,学生对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类活动内容最感兴
趣。
而诸如凌霞讲堂、戏曲起源介绍等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活动也有着显著的共性:这类活动属
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础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活动主题的含义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简单、易操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类活动的缺点也十分
明显:文字较多,理论性比较强。受小学阶段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对与此类活动相关的陈述
性知识难以理解,所以兴趣不高。
因此,如果想仅靠文字性的活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目的,显然是不够的。
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学做梨膏糖、秋梨膏活动与科学
学科知识、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学唱校园版小热昏活动在写词阶段需要一定的语文水平,而在
排练阶段则需要大量音乐学科基础,才能展现出优异的节目;研究近视成因和微笑秘密,需要
基于科学原理。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通过网络自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学到了很多科学
学科知识。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应如何设计既让学生感兴趣,又
能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的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基于学科思维切入延伸,设计课程内容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自主性原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
活动主题,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
该怎么选择合适的特定角度“”呢?教师不妨以学科为切入角度。首先,可以基于学科思
维,对活动主题进行剖析,设计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实践活动。
(一)“搭建房梁”:踩稳基点,学科思维搭建框架
如果把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比作一座房屋的话,最初建房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考
虑的就是搭建好稳固的“房梁”。
课程表上已有的学科是教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点,也是学生认知中自带的解决问题的
路径的来源。
面对活动主题(研究主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思考,辨析学科路
径,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子活动。
例如,围绕“西瓜”这一物品展开研究,在设计活动时,可立足学科进行思考。可以从语文
学科思维角度切入进行发散,可以研究与西瓜相关的诗词、美文,还可以学着用优美的文字描
述西瓜的色香味,比一比谁的描述更诱人。可以设计和西瓜有关的广告词,来一场“学生卖瓜”
的职业体验。也可以从数学学科思维角度切入进行发散,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西瓜有关的那些有
趣的数学题。例如“一个西瓜怎样切3刀可以分成8块”等,与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相结
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从美术学科思维角度切入进行发散,则能延伸出西瓜简笔
画、西瓜国画等有趣的活动内容,在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的布局中,感受美,落实美育。还可以
从科学学科思维角度切入进行发散,能延伸出西瓜选种、西瓜种植技巧等多种操作性活动,进
一步充实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内容。
当教师不明白从哪个角度切入设计活动时,可选择立足已有学科这一基点,本着学科思维
进行发散延伸,搭建综合实践活动框架。先搭建好“房梁”,再筛选延伸出的活动,选择合适的
“砖头”建“房屋”。
(二)“选择”砖头:融合统整,学科融合充实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