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方法原理12-感应测井.pdf
测井方法原理
电法测井
〔十二〕
第五章感应测井
第一节感应测井原理
第二节视电阻率和几何因子
第三节复合线圈系
第四节感应测井仪刻度原理
第五节感应测井视电阻率曲线
第六节均匀介质中感应测井响应的严格解法
第七节几何因子理论的改进
第八节感应测井曲线的解释
前节知识回忆
1、感应测井根本原理
1、感应测井根本原理
2、什么是视电导率、测井视电导率构成
2、什么是视电导率、测井视电导率构成
3、什么是几何因子,几何因子的种类与含义
3、什么是几何因子,几何因子的种类与含义
4、复合线圈系的构成、特点
4、复合线圈系的构成、特点
第四节感应测井仪刻度原理
前一节讲:视电导率等于二次感应电动势/仪器常数
前一节讲:视电导率等于二次感应电动势/仪器常数
为什么要刻度?
人为地造成一个视电导率a值,然后用这个a值给仪器
人为地造成一个视电导率a值,然后用这个a值给仪器
刻度:
刻度:
取一个半径为r的金属导线环—刻度环。在环内接一电
取一个半径为r的金属导线环—刻度环。在环内接一电
阻P。刻度环相当于一个视电导率为,截面积为drdz
阻P。刻度环相当于一个视电导率为,截面积为drdz
的单元环,令环的电导=1/P,即有:
的单元环,令环的电导=1/P,即有:
实际操作如何?
单元环的导电率和截面积drdz未知,但它们的乘积
单元环的导电率和截面积drdz未知,但它们的乘积
drdz可由电阻P唯一确定。而为了造成一个视电导率
drdz可由电阻P唯一确定。而为了造成一个视电导率
,所需要的正好是这个乘积:
a,所需要的正好是这个乘积:
a
将其代入P139(4-16),得:
将其代入P139(4-16),得:
通常采用r=0.3m的刻度环,刻度时,刻度环位于线圈
通常采用r=0.3m的刻度环,刻度时,刻度环位于线圈
系中点。对于0.8m的六线圈系,计算结果是:
系中点。对于0.8m的六线圈系,计算结果是:
通常取a=200、100
通常取a=200、100
20.m)三个数值刻度仪器→P=2.25、4.5、9→如果
20.m)三个数值刻度仪器→P=2.25、4.5、9→如果
记录仪的横向比例为每cm代表50m-1.m-1,那么对
记录仪的横向比例为每cm代表50m-1.m-1,那么对
应于这三个电阻值,检流计光点应分别偏转4、2和1cm。
应于这三个电阻值,检流计光点应分别偏转4、2和1cm。
有时用r=0.5m的刻度环,这时电阻P的计算公式为:
有时用r=0.5m的刻度环,这时电阻P的计算公式为:
第五节感应测井视电导率曲线
一、的计算与特点
一、的计算与特点
a
a
设坐标原点在井口,线圈系中点
设坐标原点在井口,线圈系中点
深度为z→仪器纵向微分几何因子
深度为z→仪器纵向微分几何因子
为gz()→点深度坐标为z-
为gz()→点深度坐标为z-
→点视电导率为(z-)→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