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洛氏硬度测定检测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洛氏硬度测定检测方案
1检测方案目的
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金属洛氏硬度的检测。
2适用范E
适用于标尺为 A、B、C、D、E、F、G、H、K、15N、30N、45N、15T、30T、 45T的金属材料。
3编制依据
GB/T 230. 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 E、F、G、H、K、N、T 标尺)》4使用设备
洛氏硬度计、金刚石圆锥体压头、球形压头、标准硬度块。
5试验方法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下进行。当环境温度不满足该规定要求时,实验 室需要评估环境下对于试验数据产生的影响。不满足规定的应记录并在报告中注 明。
使用者应当在当天使用硬度计之前,对所用标尺根据附录C进行日常检查, 金刚石压头应按照附录D的要求进行检查。
3在变换或更换压头、压头球或载物台后,应至少进行两次测试并将结果舍弃, 然后按附录C进行日常检查以确保硬度计的压头和载物台安装正确。
压头应是上一次间接校准时使用的,如果不是,压头按附录C对常用的硬度 标尺至少使用两个标准硬度块进行核查(硬度块按GB/T 230. 2-2012表1中选取 高值和低值各1个)。该条款不使用于只更换球的情况。
试样应放置在刚性支撑物上,并使压头轴线和加载方向与试样表面垂直,同 时应避免试样产生位移。应对圆柱体试样作适当支撑。(例如带有定心的V型槽 或双圆柱的试样台)压头、试样、定心V型槽与硬度计支座中心对中。
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无冲击、震动、摆动和过载地施加初试验力F0, 初试验力的加载时间不超过2s,保持时间应为1?4s。
无冲击、震动、摆动和过载地施加主试验力F1,使试验力从F0增加至总试 验力F。洛氏硬度的主试验力的加载时间为1?8s。所有HRN和HRTW表面洛氏硬 度的主试验力加载时间不超过4so总试验力F的保持时间为2?6s,卸除主试验力FL初试验力F0保持1?5s 后,进行最终读数。对于在总试验力施加期间有压痕蠕变的试验材料,由于压头
第1页共3页 可能会持续压入,所以应特别注意。若材料要求总试验力超过6s时,那保持时 间应在结果中注明。
保持初试验力测量最终压痕深度。洛氏硬度值由式(1)使用残余压痕深度 h计算,相应的信息由表1、表2和表3给出。
洛氏硬度=-四S
式中:N为给定标尺的全量程常数h为卸除主试验力,在初试验力下压痕残留的深度(残余压痕深度)(mm)
S为给定标尺的标尺常数(mm)5. 10对于在凸圆柱面和凸球上进行的试验,需要附录E和附录F进行修正。
5. 11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3倍,任一压痕中心距试 样边缘的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2. 5倍。
表1洛氏硬度标尺
洛氏 硬度 标尺
硬度符 号单位
压头类型
初试验力Fo
总试验力F
标尺常数s
全量程
常数N
适用范围
A
HRA
金刚石圆锥
98.07 N
588.4 N
0.002 mm
100
20 HRA?95 HRA
B
HRBW
直径1.587 5 mm球
98.07 N
980.7 N
0.002 mm
130
10 HRBW?100 HRBW
C
HRC
金刚石圆锥
98.07 N
1.471 kN
0.002 mm
100
20 HRC ?70 HRC
D
HRD
金刚石圆锥
98.07 N
980.7 N
0.002 mm
100
40 HRD?77 HRD
E
HREW
直径3.175 mm球
98.07 N
980.7 N
0.002 mm
130
70 HREW-100 HREW
F
HRFW
直径1.587 5 mm球
98.07 N
588.4 N
0.002 mm
130
60 HRFW-100 HRFW
G
HRGW
1ft 1.587 5 mm 球
98.07 N
1.471 kN
0.002 mm
130
30 HRGW?94 HRGW
H
HRHW
直径3.175 mm球
98.07 N
588.4 N
0.002 mm
130
80 HRHW-100 HRHW
K
HRKW
直径3.175 nun球
98.07 NP
1.471 kN
0.002 mm
130
40 HRKW-100 HRKW
1当金刚石KI锥表面和顶端球面是经过抛光的,且抛光至沿金刚石圆锥轴向距离尖端至少0.4 mm,试验适用范 围可延伸至10 HRC.
第2页共3页
表2表面洛氏硬度标尺
表面 洛氏 硬度 标尺
硬度符力
单位
压大类型
初试验力F.
总试验力F
标尺常数S
全量程
常数N
适用范阻
(表面洛氏硬度标尺)
15 N
HR15 N
金刚石圆锥j
29.42 N
147.1 N
0.001 mm
100
70 HR15 N?94 HR15 N
30 N
HR30 N
金刚石圆锥
29.42 N
294.2 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