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第15课《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说课稿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和发布作品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校特色,掌握制作电子相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向外界展示学校的风采。课程内容与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相关,符合实际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敏感性,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表达和展示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设计电子相册的过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和分享,提升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电子相册的制作流程,包括素材收集、编辑、排版和发布等步骤。
②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PowerPoint、Photoshop等)进行图片处理和设计,提升作品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2.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对学校特色内容的深入挖掘和提炼,使其在电子相册中能够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活动。
②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交流的能力,确保电子相册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③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子相册的制作和发布任务。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校图片、校园风光视频、电子相册制作教程等。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制作电子相册。
4.教室布置:布置分组讨论区,设置实验操作台,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学校宣传片或优秀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电子相册向世界介绍我们的学校?
-提问:大家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瞬间?如何将这些瞬间通过电子相册记录下来?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电子相册的制作流程:素材收集、编辑、排版和发布。
-演示电子相册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图片处理、文字添加、背景选择等。
-强调制作电子相册时的注意事项,如版权问题、格式规范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学校特色活动或主题,进行电子相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性化电子相册。
4.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电子相册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教师点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作一份介绍自己家乡的电子相册。
-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质量和创意,要求在下次课前完成。
-鼓励学生将电子相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展示家乡的风采。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电子相册制作技巧》:介绍不同软件(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在电子相册制作中的应用,包括图片处理、动画效果、音效添加等。
-《数字媒体素养》:讨论数字时代下,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相册等数字媒体,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信息安全。
-《校园文化建设》:分析电子相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电子相册传承和弘扬学校精神。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软件制作电子相册,比较不同软件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鼓励学生收集和整理自己或他人的照片,学习如何通过图片讲述故事,提升自己的摄影和编辑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校园文化,通过电子相册记录校园生活中的点滴,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摄影比赛、电子相册设计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将制作的电子相册分享到社交媒体,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电子相册制作技术和应用场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七、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结合学校实际,选取真实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电子相册的制作技巧。
2.跨学科融合:将电子相册制作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点。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兴趣不够浓厚,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操作步骤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