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气质概述.doc

发布:2016-04-03约3.0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教师 胡胜霞 所在部组 学前教育部 科目名称 幼儿心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第二节 授课时间 11.3 课 时 2 授课班级 13幼4 授课类型 专业理论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生理解并掌握气质的概念;熟悉气质的类型及特点。 2.学生能判定自己和周围朋友的气质类型,掌握应对不同气质的人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亲身体会,理解气质及气质类型。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优良品质。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课,教材对气质的概述较少,因此,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本节课对气质的相关理论做了详细的解释。 教学重点 1.掌握并理解气质的概念; 2.理解气质的类型,掌握如何消除气质类型的消极面。 教学难点 气质的概念及巴普洛夫的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社会化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进一步对气质相关知识做一详细解释,要求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深地理解和掌握气质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举例说明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CAI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情景:话剧演出开始后,剧场门前聚集了4个迟到的观众。他们被检查员拦在门外,不让进去,理由是为了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看,只能在幕间休息的时候进去。 提问: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 学生讨论,师生小结可能出现的情形 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本节课以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一、小结讨论结果 1.大吵大闹,怒发冲冠 2.软硬兼施,找机会溜进去 3.不吵不嚷,虽然遗憾,但还是理解剧院的做法,并安慰“好戏都在后头” 4.垂头丧气,委屈万分,认为自己总是最倒霉的 …… 教师概述:同学们对此情境处理不一样,可见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为人处事表现出不同的做法,有的人脾气暴躁,有的性情温和,有的行动敏捷,而有的缓慢稳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气质,那么什么是气质呢,不同的气质又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 二、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速度 (如言语的速度、走路的速度等) 强度 (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等) 倾向性(外向、内向) 以上特征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人的气质,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它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我们常说的“禀性难移”就指的是这个意思。 三、气质类型与特征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体液在人体中的比例将人划分为四种典型气质类型: 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胆汁质(黄胆汁) 积极:精力旺盛、坦率、热情、活跃、言语比较快、行动敏捷、情绪快而强、易喜易怒。 消极:脾气暴躁、做事冲动、缺乏自制。 代表人物:张飞 改善措施:遇事“冷处理”、“过夜处理”或暂时回避;三思而后行;加强涵养,提高自控能力,培养“粗中有细”的品质,多参加“静心”的活动,如养花、插花、茶道等。 2.多血质(血液) 积极:活泼好动、机智灵活、善交际、情绪多变、情感丰富、言行敏捷、聪颖机灵、适应性强、有主见。 消极:兴趣不稳定、轻率浮躁、情感易变、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耐心与毅力。 代表人物:王熙凤 改善措施: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适当加强各种训练或练习的深度;进行耐力训练,培养“动中有静”的品质。多参加需要保持注意力、耐力、深思熟虑的活动,如各种棋艺、刺绣等。 3.黏液质(黏液) 积极: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善于忍耐、内心少外露、做事有板有眼、踏实肯干。 消极:过于拘谨、灵活性不足、固执、动作迟缓。 代表人物:诸葛亮 改善措施:设置情境磨练应变能力、结交多血质类型的朋友,以便气质互补、多参加运用发散性思维,提高应变能力的活动,如创造力测验、脑经急转弯,培养“静中有动”的品质等。 4.抑郁质(黑胆汁) 积极:感情细腻丰富、少外露、对事物反应敏感、情感体验深刻、善解人意、情感稳定专一。 消极:言行迟缓、孤僻、脆弱、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代表人物:林黛玉 改善措施:多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创造成功机会,增强自信心,培养坦荡豁达的胸怀,果敢灵活、“细中有粗”的品格 。 回到剧场前的争吵,分析四种做法各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四、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巴浦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