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
◎讷河市同心中学 刘桂英
一 、 教学内容分析 五、教学策略
密度是初 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是力学的基础,而 启发式教学.以案例为背景,渗透方法、理顺思路 ,
密度的测量是中考的考点和热点,是对天平、量筒等仪 用启发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策略达到帮助
器使用技能的考查,并且和浮力、压强等力学知识联系 学生攻克难点、掌握重点的目的.
密切,特殊密度的测量更是其中的难点.考试标准中提 六、教学流程
到:要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工具来进行密度的测量.教师 以复习一 问题导入一学生尝试、探索一教师提出
应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问题中所提 方法一学生再尝试、解决一师生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
供的器材和特殊的物质巧妙地进行设计,完成测量,其
中特别要注重物理方法的使用.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主 复习:
要采取了等效替代法的思路进行分析、设计,帮助学生 1.常规密度的测量实验的一般步骤:
掌握特殊密度的测量. (1)根据测量需要选定相关物理公式;
二、学情分析 (2)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测量工具;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常规密度的测量,对天平、量 (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正确测量、
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掌握.本节课通过启 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 2.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比较高涨.初中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虽有提高,但还不 根据密度公式p:— 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
y
习惯于用符号进行抽象运算 ,而等量替换法要求应用
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 )和 ( ),代人公式便
者能灵活将所学的原理、定律进行迁移,因此学生在科
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学计算过程中会感到困难,为此,教师要多多启发、及
时疏导、帮助解决.
I司题导入 :
三、教学 目标
若给定的物质特殊,比如:物体太小,不能直接用
知识与技能:了解等效替代法,并且学会利用等效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太大,超过天平的量程或不
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 .
能放进量筒……此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实
若给定的器材特殊,比如:只有测量质量的天平,
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没有量筒;只有测量体积的量筒,没有测量质量的天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体验科学
平 ;给定的天平没有砝码……此时又如何测量物质的
方法的魅力. 密度呢?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思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