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实务”课程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编资料
“英汉翻译(实务)”是为一年级口笔译硕士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笔译方向学员 ... 与方法,力争达到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学员基本上能够及时消化所学内容的效果。 ...
实务
“英汉翻译实务”课程大纲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ng in Practice: Syllabus)
“英汉翻译(实务)”是为一年级口笔译硕士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笔译方向学员必修,时间为一学期。
学分数及学时数
学分:2
学时:32(21课内学时 + 3辅导学时 [晚间6:30-9:30 TA辅导] + 8课外自学学时)
课程目标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熟悉英汉笔译的过程,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并培养学员从事英汉笔头翻译的实际能力。学完此课程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能够:
■ 理解翻译基本原理,掌握英汉复杂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技巧,掌握译文生成的基本技能;
■ 深化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了解,能从词义、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把握两种语言的异同,并对文化差异形成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原文中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成分;
■ 有健全的术语意识,能敏锐辨识和准确翻译原文中的术语;
■ 掌握本地和在线参考工具的使用,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正确加以利用;
■ 将中等难度的英语文本译成汉语,做到原文理解准确完整,译文表达规范,术语使用正确,篇章结构自然连贯;速度为每小时300-500个英文单词。
?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围绕英汉翻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教师通过专题讲授、分析典型案例、布置学员实时完成相关练习并随堂讲解等方式,使学员理解并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力争达到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学员基本上能够及时消化所学内容的效果。讲授专题的选择与安排根据实际翻译过程(原文分析、译文生成与校改)中译者须面对的各种典型问题及这些问题出现的相对顺序,并参考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确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视时间许可组织课堂讨论或辅导,鼓励学员深入思考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探究具体翻译方法后面的原理,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为使学员真正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教师可适当打通英汉与汉英翻译的教学,将英汉与汉英翻译的共同规律结合在一起讲解。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员深刻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和段落结构层面上表现出的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用汉语遣词造句和建构篇章的能力。
教学形式应注意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安排自学与实习活动。培养学员搜寻与使用参考工具解决翻译中的问题的能力也应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课程使用以下两种类型的翻译练习材料:
?
(1) 与专题讲授内容配套的练习(当堂完成);
(2) 不同学科领域的短篇文本翻译(课后完成)。
?
教师批阅课后作业后应适时讲评,对照参考译文和作业中的佳译,对学员在课后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使学员获得启发,认识到自己译文的不足,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为缩小翻译专业学员与职业译员之间的差距,教师还应注意结合课堂与课后的翻译实践,培养学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责任感,杜绝不求甚解、望文生义、靠猜测与臆断做翻译,甚至胡编乱造的做法,培养学员负责任地独立完成翻译与编校工作的意识与能力。
?
教学单元主题(21课内学时 + 3辅导学时 = 24课内学时)
第1单元:
课程介绍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翻译的语义学基础 (1)
第2单元:
翻译的语义学基础 (2)
翻译标准
第3单元:
原文分析:影响原文理解的语内因素
第4单元:
辅导课
第5单元:
翻译参考工具的使用
第6单元:
译文生成:语序
译文生成:被动结构与主语选择
译文生成:句子的分与合
第7单元:
译文生成:补偿手段
第8单元:
专名与术语
校改
* 单元主题视具体情况可有所增减。
课外自学任务(2课外学时 x 4 = 8课外学时)
自学任务1 (第1月)
研读:
(1) HYPERLINK /pingke/T-Tr-WhatMakesAGoodTranslator.htm What Makes a Good Translator? HYPERLINK mhtml:file://D:\\08-1-5%20管理文件\\翻译硕士材料\\教学大纲\\英汉翻译(实务)课程大纲.mht!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KPWS\\T-Tr-WhatMakesAGoodTranslator.htm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