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动症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多发性抽动症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杨丽新 教学目的 1.了解多发性抽动症的概念与诊断; 2.熟悉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 3.掌握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治疗。 重点: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治疗。 难点: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诊断。 概述 定义 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 tics,MT)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的综合征 ,并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 概述 发病情况 国外儿童患病率为0.15%~1.1%,我国为0.24%; 起病在2~15岁之间; 病程持续时间长; 可自行缓解或加重; 发病无季节性; 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5倍。 概述 范围:属于中医的慢惊风、肝风、瘈疭等范畴。 《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指出:“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箚也。” 《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瘈疭渐生,其瘈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 病因病机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病后失养、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其标在风痰,其本在脏腑功能失调,往往虚实并见,风痰并存 情志失调 气机不畅 痰浊内生 肝风挟痰上扰走窜 病后失养 内伤饮食 损伤脾胃 脾虚痰聚 脾虚肝旺 禀赋不足 肾阴虚亏 阴虚风动 病因病机示意图 水不涵木 气郁化火,引动肝风 痰郁化热 痰火扰心 西医病因 1.遗传因素:抽动症可有家族聚集性,病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症者较为多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中枢神经递质失衡:主要是基底节纹状体多巴胺受体超敏感。 西医病因 3.病理因素:围生期损害,如母亲怀孕期间受惊吓、先兆流产、产伤、窒息、早产、过期产、难产、剖腹产、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可能与本症有关。 4.精神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 、过严家教、学习负担过重、受惊吓等。 5.免疫病理损害:链球菌、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1.运动抽动常由眼、面部开始,逐渐发展至颈、肩、上肢、躯干及下肢。 简单性运动抽动:眨眼、眼球转动、皱额、缩鼻、努嘴、伸舌、舔唇、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甩臂、搓指、握拳、挺胸、扭腰、收腹、抖腿等。 复杂性运动抽动:表现为各种形态奇特的抽动,如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跺脚、似触电样全身抖动、走路回旋、转动腰臀、蹲下跪地 等。 临床表现 2.发声抽动 清嗓、干咳、哼声、吠叫声、啊叫声、吸鼻、喷鼻声、咂舌声、深吸气等。也可表现复杂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无意义的语音、无聊的语调,极少数儿童出现秽语症,如重复刻板同一秽语。 临床表现 多发性抽动症的抽动症状可以时轻时重,呈波浪式进展,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抽动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抽动症状,也可自然缓解一段时间,但不超过2个月。 影响抽动症状的因素 加重抽动的因素: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的动画片、感冒发热等。 减轻抽动的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好等。 伴发行为症状 本病还常伴有行为障碍,轻者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激惹或行为退缩,重则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强迫思想、冲动、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以及情绪障碍等。但患儿智力正常,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中TS的诊断标准。 1.起病于21岁以前,多数在2~15岁之间; 2.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 临床诊断 3.抽动症状一日发作多次,几乎日日如此,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强度有变化,并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至少持续1年,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 4.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痉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和其他锥体外系病变。 鉴别诊断 1.风湿性舞蹈病:6岁以后多见,女孩居多,是风湿热主要表现之一。表现为四肢较大幅度的无目的而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生活经常不能自理,常伴肌力及肌张力减低,并可有风湿热其他症状。 鉴别诊断 2. 肌阵挛:肌阵挛是癫痫中的一个类型,往往是一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