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最新).docx

发布:2024-12-29约小于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最新)

一、领导小组名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组成

1.组长:校长(副校长)

2.副组长:德育主任(或其他相关领导)

3.成员:

(1)班主任

(2)心理教师

(3)德育工作人员

(4)医务室工作人员

(5)家长代表

(6)社区代表

三、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5.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加强与家长、社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7.及时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工作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课时。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剧等。

3.心理辅导与咨询: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4.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5.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

6.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7.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8.特殊学生关爱: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五、工作制度

1.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做好资料整理与归档。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4.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密工作,保护学生隐私。

六、工作计划与总结

1.每学期初,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每学期末,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