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件第一章体育管理学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 育 管 理 学 第一章 绪 论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最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并知晓如何应用于今后的工作。 为此,首先应弄清什么是管理和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习与研究体育管理学应掌握哪些方法?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一、什么是管理? 1、管理的含义 “管理”即管理活动,自古有之。 从字面看,管理有“管辖”、“治理”、“控制”三层含义。 管辖,主要指管理者具有的权限; 治理,指在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 控制,指如何使管理对象的活动符合指定的要求。 2、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程序,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把握管理含义的要点 (1)管理是人类的活动。管理活动必须要有人参与。它体现为管理的主体一定是人,管理的客体除了客观事物以外,还有人,而现代管理的观点认为,在管理客体中,人是日益重要的因素,对客观事物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对人的管理的效率。 (2)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没有规定预期目的的活动,必然是杂乱无章的,不能视为管理。只要有了既定目标,才是管理。 (3)管理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就 必须采取特定的方式,使用特定的方法。 (4)管理是一种系统活动。这表现出管理的对象具有系统的特征,管理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职能而组成的综合系统活动。 (5)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无论是管理的主体、客体,还是管理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都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3、管理的任务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4、管理的职能是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5、管理是分层次的; 6、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具有二重性质,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它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管理的这种自然属性,反映了社会协作过程本身的要求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人类活动的社会化决定的,因此它与具体生产方式和特定的 社会制度无关。一切人类活动都需要管理,而且协作活动 的规模越大,管理程度越重要。 2、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又称为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它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使管理的目的、方式和手段也随之改变。 四、管理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1、管理的产生 2、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 3、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成为科学,是以美国总工程师泰勒在总结前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的。 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五、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管理思想和管理范例。 1、管理思想 先秦时期姜尚:“治国之要,在得民心”思想; 孔子:“礼义治国”思想; 韩非子:法制思想; 刘邦:尊贤任能思想 曹操、诸葛亮:用人与处世技巧; 魏征、唐太宗:政治管理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范仲淹:人才管理思想;苏洵的“义利结合”思想;沈括:加速货币流通思想等等。 2、评价 对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丰富,日本管理学者村山作乎评价:提高日本管理水平的“支柱”,一是美国的科学管理,二是中国的古代管理。他还说:人的管理是最难的,而对人的管理最有研究的,数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而今,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在西方广为流传,有的还作为培训管理人才的教科书。 第二节 体育管理概述 一、体育管理的概念 体育管理即体育领域里的管理活动。体育管理应具有管理的基本含义、特征和性质。 对体育管理的定义: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体育管理学的建立 1、体育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体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美国。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 萌芽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学科研究开始; 创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理论研究逐步系统化,形成体系,正式列为大学课程; 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重在理论建设,完善体系; 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系统研究体育各个领域的管理问题。 2、中国体育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学者与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