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标本制作的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标本制作论文
姓名:张金宝
学号:P092114136
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动物医学
班级:2009级(2)班
时间: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动物标本的制作发展
[摘要] ?本文介绍了背面显示脊髓与脊神经标本的制作,精心设计、加工成能从背面展示脊髓与脊神经前后根、脊神经节及脊神经分支的位置和邻接关系的标本。此法制作的标本外型美观,内部结构显示清晰,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学生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保证了解剖教学质量。?[关键词]? 脊髓;脊神经;标本制作;背面显示;? 骨关节;设计与制作;素质教育;肌 骨骼 收缩 大鼠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达枕骨大孔与延髓相接,下至第一腰椎下缘水平。脊髓与脊神经出椎间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笔者采用后位去椎弓法原位显示脊髓与脊神经的陈列、示教标本制作。该标本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脊髓的位置、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等知识点较易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材料? 为了陈列标本的美观,尽量选用经甲醛液体固定1年以上的尸体1具(8岁左右的童尸最好,易搬动和装瓶)。另备器械:解剖刀、剪、镊子、骨凿、咬骨钳等。? 2?.制作方法? 2.1?显示椎弓部分? 选好材料后,去除四肢,平腋窝横断上肢和平会阴横断下肢。将标本材料俯卧在标本制作台上,颈部垫一块木枕,然后沿后正中线上达枕外隆突下缘水平,下至尾骨下缘水平作纵行切开。头枕部、颈部左右两侧分别距离后正中线旁开4?cm切口,背部左右两侧分别距后正中线旁开8?cm切口。翻开该范围内的皮肤、皮下组织,切除其深层肌肉,项韧带、肋横韧带、肋横突上韧带和肋横突外侧韧带等结构[1]。? 2.2?去除椎弓部分? 用骨凿从颈椎开始,在椎体正中线的两侧,沿着双侧椎间孔的背侧平面上冠状凿开,把双侧椎间孔的背侧平面之间的椎弓去掉(相当于双侧上下关节突之间的椎弓)。为了避免损伤脊髓和硬脊膜,在冠状切面凿开椎弓时最好掌握其深度。用镊子去掉凿开的椎弓,充分暴露脊髓。修整软组织和骨组织时,软组织用刀、剪等处理[2],骨组织用咬骨钳和骨凿处理。同时将椎间孔处的软组织修洁干净。将其通过椎间孔的脊神经显示出来。? 2.3?显示脊髓与脊神经?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自上而下逐一地把每个椎体相应部分的椎弓去掉,小心翼翼地沿正中线依次打开硬脊膜、蛛网膜一直到显露出脊髓、31对脊神经以及马尾和终丝,将其修剪干净[3]。? 2.4?标本的修整与保存? 标本制作后期,将显露出来的结构进行反复修剪,然后把制作好的标本放入15%左右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漂白4~5?d,再放入细流水中浸泡放氧,再置于常温室内晾至表面微干,而后涂上明胶并标号,最后将标本置于与标本大小相适应的有机玻璃瓶内,加10%甲醛溶液密封保存[4]。? 3.注意事项及制作体会? 主要注意事项有:①制作此标本操作要小心仔细,在处理第一颈神经、马尾以及终丝等时动作要轻柔。在凿开椎弓时,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损伤脊髓与脊神经。尤其是去除上部颈段椎弓时,更应加倍小心。在选用尸体材料时,童尸最佳,因为童尸的椎骨无机成分相对较少,质地较软,易操作。②经上述方法制作的标本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位置明了,制作过程简单、方便、较完整地暴露脊髓与脊神经的位置关系,有利于连续观察脊神经的组成,并且避免学生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分离的现象,充分了解神经系统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教学工作当中,学生对神经系统的了解分为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两部分,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模糊的。此标本能直观立体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同时对解释一些临床症状和麻醉的定位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形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该课程名词繁多,内容枯燥且逻辑性不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乃至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我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已经完成运动系统学习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举办骨关节标本的设计与制作培训班,培训效果良好。现将具体操作及效果分析如下。
??1.教学内容与方法
??培训班参加人员为我校已经完成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学习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愿报名,自主选择欲制作的标本。设计与操作培训班的组建如下:①学生分组。分四期举行,每期29人,每期13组,每组2~3人。②材料来源。从消毒处理过的废旧尸体上取材。③时间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6:30的课余时间。④内容及要求。每小组在两周内任意选择完成肩、肘、髋、膝、手、足、脊柱等部位中的任意三个关节标本的设计与制作,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每期操作结束后,学生以写出心得体会的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