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制作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制作 第一节 常用器具材料的准备 一、常用器材 解剖刀、剪刀、镊子、骨钳、探针、废砂轮片、注射器、针头、木工刀、大头针、量筒、量杯、搪瓷盘、洗瓶刷、标本瓶和标本缸、橡皮板、解剖板、玻璃板、棉花、试管、玻璃棒、毛笔、软塑料尺、号牌、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等。 二、化学药品 40%甲醛、95%酒精、苯酚、甘油、乙二醇、醋酸、硝酸钾、醋酸钠、百里酚、盐酸、乙醚、氯仿、均四氯乙烷、过氧化氢、硫酸镁、汽油、氢氧化钠溶液、618或634环氧树脂、聚氨酯黏合剂、苯二甲酯二丁酯、石蜡、蜂蜡、丹麦树胶、活性炭、合成樟脑、乳白胶水等。 第二节 脊椎动物整体浸制标本制作 整体浸制标本:将动物作一定的处理后,浸在防腐液里,作永久保存,称浸制标本。 整体浸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是:选择材料,处死,整理姿态,防腐固定,装瓶保存,编号,记录和粘贴标签等。方法简便,容易制作。 (1)选择材料 : 应选择大小适中的动物个体。 鱼类尽可能选新鲜的,保持鳍、鳞等的完整。 两栖、爬行动物活体应装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放入浸有乙醚的棉球使其麻醉致死。 (2)整理姿态 : 待动物麻醉至死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体表的粘液,然后进行编号,登记和记录,并将标签系好。 随即在腹腔内注入适量福尔马林以固定内脏器官. 鱼类将背鳍、胸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回形针将塑料薄片或厚纸片与鱼鳍夹在一起,使其展开呈生活状态。 两栖类整理成生活时的匍匐姿态。并将指、趾展开。整理两栖类时,先用镊子将一团脱脂棉塞入口腔,使其张开,以便观察牙齿。 蛇类应将其身体盘成螺旋状,使其头部在上,或者将其折成“S”形,龟和蜥蜴的四肢,应用大头针固定在腊盘上。 (3)固定保存: 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体内组织。待固定好后,再将标本用白线固定在大小适宜的玻璃片上,放入适当的标本瓶中,加入福尔马林浸泡保存。 防腐液: 常用酒精或者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作防腐液。 酒精一般用80%左右(买来的酒精为95%)配制时要考虑这个含量; 甲醛一般用10%左右(买来的甲醛为39%)配制时不考虑这个含量,一瓶原液加九瓶水就可以了。 原则上生物体含水量较高的防腐液浓度要高一点,生物体含水量低的防腐液浓度要低一点。如:鱼一般用15%甲醛水溶液,昆虫一般用6-8%甲醛水溶液。 酒精一般在75--85%浓度间选择。酒精成本高,适宜青少年用,甲醛成本虽低,但是刺激性气味太强,不适宜青少年用;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用酒精浸制; 螃蟹、虾、蜗牛等有几丁质外壳者不宜用甲醛。 浸制标本长期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某些新制作的浸制标本,经过一段时间,溶液会变黄或混浊,是动物体内的浸出物所造成。标本在浸泡1~3个月后,根据情况更换固定液2~3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2.瓶口应密封,以防药液挥发。当标本不能全部淹没在保存液中时,应及时添加药液,否则露出部分会变干、变形,甚至发霉变质 3.要注意浸制液的浓度。当打开标本瓶,可嗅到较强烈的气味时,表明浓度恰当,若无任何气味时,则表示浸制液的浓度不够,须立即更换。 一.鱼类的浸制标本制作 1.选择材料 2.鱼体的观察、测量和记录 3.整理姿态: 4.防腐固定: 5.装瓶保存: 6.贴标签: 7.注意事项: (1)在装瓶时应根据各种鱼类的不同体形选择标本瓶、缸的规格。 (2)在教学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将标本取出,因此一般不宜将标本瓶封口。 8.鱼类浸制标本褪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1)彩色鱼类浸制标本变色的原因 红色素细胞的化学性质、黄色素细胞的化学性质、光彩细胞的化学性质、黑色素细胞的化学性质、影响保色的其他因素。 (2)彩色鱼类浸制标本的保色方法 ①获得材料后,必须及时冷藏或固定消毒,以求呈色结构尽量少受损害。 ②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材料呈色情况,判断它属于纯红、纯黄或是杂色,然后分别对待。 ③固定。总的原则是固定液浓度不可太大,时间不要太长。3%苯酚、75%酒精和6%-8%甲醛等固定液,各有优缺点。 ④保存。以1%-1.5%苯酚最好,而甲醛和酒精次之。 二、两栖类浸制标本制作 1.测量 (1)有尾两栖类成体测量方法 (2)无尾两栖类成体测量方法 (3)蝌蚪测量方法 2.成体的固定和保存 (1)整理姿态: (2)固定保存: 3.蝌蚪及卵的处理 三、爬行动物浸制标本制作 1.爬行动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 (1)酒精浸制法 (2)福尔马林浸制法 因为不同的动物个体大小不同,对福尔马林的浓度的浓度要求也不同。一般是浸泡液用10%~20%福尔马林溶液,保存液5%~10%福尔马林溶液 龟的浸制标本制作: 将龟体清洗干净。用注射器分别向体腔,四肢,头颈注射10%福尔马林溶液,将龟体固定在泡沫板上,整理姿态后晾24小时。 然后浸泡在20%福尔马林溶液15天,然后保存于70%酒精溶液或5%~10%福尔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