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交大物流导论第二阶段作业.doc

发布:2018-11-26约3.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流学导论第二阶段作业 第四章 物流功能要素 一、名词解释(都是2) 1.包装0.7  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按包装在物流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包装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2.装卸搬运0.  装卸搬运: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是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是在同—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二者全称“装卸搬运”。 3.六不改善法0.7  六不改善法:为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措施,具体的内容有:①不让等;②不让碰;③不让动;④不让想;⑤不让找;⑥不让写。 4.运输0.7 运输:是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储存0.7 储存是保护、管理、贮藏物品。指在商品生产出来之后而又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所进行的商品保管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之下,根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商品存放在一定的场所的活动,它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配送0.7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0.7  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8多式联运0.7 是通过将铁路、公路、船舶、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地复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和多工具相互衔接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 9.流通加工 0.7 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10. 物流信息系统0.7 在物流范畴内,建立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服务工作系统,称物流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包装有哪些功能?0.7 3  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以及方便消费。 3、运输有哪些功能。0.6 3 (1)运输可以创造出商品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2)运输可以扩大商品的市场范围。 (3)运输可以保证商品价格的稳定性。 (4)运输能够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4、简述基本运输的分类与优缺点0.6 5 (1)铁路运输: 优点: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运送大量的货物。缺点:只能按照铺设的铁路行走,灵活性不高,不能实现“门到门”的服务。 (2)、公路运输: 优点:近距离条件下,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且运输速度比较快;公路运输根据需要,灵活指定运输时间表,且对于货运量的大小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对于近距离的中小量的货物运输来说,公路运输的费用较低,运输途中,几乎没有中转装卸。 缺点:载重量有限,费用较高;依赖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强。 (3)、水路运输 优点:运输能力大,距离比较长,单位商品的运费低,运输效率较高。 缺点:速度慢;行船和装卸作业收到天气的影响,运输的货品必须停靠装卸,费时费力;无法完成“门到门”的服务。 (4)、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快;途中对货物的震动和冲击较少。 缺点:运输费用搞;运输的区间有限,一般只能靠近大城市;依靠天气因素很强。 (5)、管道运输: 优点:成本低廉,受天气情况的影响非常小,可以长期稳定地使用,安全性较高。 缺点:运输方式不灵活,只能运输液态或气态的产品,适用性差;管道运输速度慢。 5、储存有什么必要性?0.7 3 (1)通过储存可以调节商品的时间需求。进而消除商品的价格波动。 (2)通过储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通过商品在消费地的存储,可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4)通过储存,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6、如何实现储存的合理化?0.7 4  ①在自建仓库和租用公共仓库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②注重应用合同仓储,也就是第三方仓储的应用。  ③进行储存物的ABC分类法,并在ABC分类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  ④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⑤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⑥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库利用率。  ⑦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⑧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⑨根据商品的特性,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保证储存商品的质量。  ⑩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7、流通加工有哪些效果?0.7 3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