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1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课件.pdf

发布:2021-02-04约1.0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每一种物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 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不可再分 的、永存不变 的微粒。原子 atom 一词源于 希腊语,原义 是 “不可再分的部分”。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460—370 B C ) 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 1879 年 英国人克鲁科斯 (Crookes ) 发现阴极射线 1896 年法国人贝克勒 (Becquerel ) 发现铀的放射性 1897 年 英国人汤姆生 (Thomson ) 测定电子的荷质比,发现电子 1898 年 波兰人玛丽∙ 居里 (Marie Curie ) 发现钋和镭的放射性 1900 年 德国人普朗克 (Planck ) 提出量子论 1904 年 英国人汤姆生 (Thomson ) 提出正电荷均匀分布的原子模型 1905 年 瑞士人爱因斯坦 (Einstein ) 提出光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1909 年 美国人密立根 (Millikan ) 用油滴实验测电子的电量 1911 年 英国人卢瑟福 (Rutherford ) 进行 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3 年 丹麦人玻尔 (Bohr )提出玻尔理论, 解释氢原子光谱 谢 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