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渗透检测.ppt

发布:2017-05-23约4.6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损检测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5.2 渗透检测技术 (9)磨削裂纹 零件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由于砂轮的粒度不当或砂轮太钝、磨削进刀量过大、冷却条件不好或零件上碳化物偏析等原因,可能引起表面局部过热。在热应力和加工应力的共同影响下,将产生磨削裂纹。磨削裂纹一般比较浅且非常细微,其方向基本与磨削方向相垂直,并沿晶界分布或呈网状。 (10)疲劳裂纹 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若长期受交变应力的作用,可能在应力集中区域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往往从零件表面的划伤,刻槽,截面突变的拐角处及表面缺陷处开始,一般都开口于零件表面,且都能用渗透检测予以检测。 (1)真实缺陷的显示 零件表面的真实缺陷大致可分为四类: 连续线状缺陷:包括裂纹,冷隔,铸造折叠等缺陷; 断续线状缺陷:缺陷的显像可能是排列在一条直线或曲线上,或是由相近的单个曲线组成。当零件进行磨削,喷丸,吹沙,锻造或机加工时,零件表面的线性缺陷有可能被部分堵住,渗透检验缺陷的显像表显为连续的线状。 圆形显像:通常为铸件表面的气孔针孔,铁豆或疏松等缺陷组成,较深的,表面裂纹显像时,由于能吸出较多的渗透剂,也可能显示出圆形的影像。 小点状显像:是由针孔,显微疏松等产生的影像。 3 缺陷显象的判别 (2)虚假的显象 在零件的表面由于渗透剂污染和清洗不干净而产生的显像称为虚假显像,产生虚假显像的原因有: 操作者手上的渗透剂对被检测部件的污染; 检验工作台上的渗透剂对被检测部件的污染; 显像剂受到渗透剂的污染; 清洗时,渗透剂飞溅到干净的零件表面上;擦布或棉纱纤维上的渗透剂污染; 零件筐、吊具上残存的渗透剂与清洗干净的零件接触而造成污染; 已清洗干净的零件上又有渗透剂渗出,污染了相邻的零件表面。 虚假显像从显像特征分析也很容易辨别: 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擦拭,虚假的显像很容易被擦掉,且不再重新显像,在进行渗透检测时,应尽量避免产生虚假的显像。 为此,首先操作者自己要保持干净(无渗透剂或其它污染物),零件筐、吊具和工作台要始终保持干净,要使用无绒的布擦洗零件。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 *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 http://cande.skku.ac.kr 第5章 渗透检测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2.掌握渗透检测方法 用黄绿色的荧光渗透液或红色的着色渗透液,利用毛细原理来显示放大缺陷图像的痕迹,从而用肉眼检查缺陷的一种方法。PT适用与表面开口装缺陷的检测,检测前工件表面应除去油污,以利于着色剂的渗透。PT用的探伤剂几乎都是油类可燃物质,因此应注意防火,同时应注意眼睛和皮肤的防护。 渗透探伤(PENETRANT INSPECTION): 在被检处涂上含有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如有开口裂纹等缺陷,渗透液就渗透下去了,未渗透而留在表面的部分将其除掉,然后在检测处涂上不同于渗透液颜色的显像剂,这种显像剂能吸出已渗透于裂缝里的渗透液,显像剂颜色即刻变成渗透液的颜色,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况一目了然。 渗透探伤特点 仅适用于探测被检体的表面开口缺陷。 既可检查焊接件,也可检查机械加工件,同时不受缺陷形状尺寸和方向的限制。 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渗透检测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操作简单,缺陷显示直观,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费用低,对复杂零件可一次检测出各个方向的缺陷。 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1) 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两个共存相之间出现的一种界面现象,是液体表面层收缩趋势的表现。 固体不被液体润湿:如水银在玻璃板上收缩成水银珠、水滴在有油脂的玻璃板上形成水珠。 固体被液体润湿:如水滴在治净的玻璃板上,水滴会慢慢散开。 (2) 液体的润湿作用 固体不被液体润湿 固体被液体润湿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角表示。 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