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无形资产评估.ppt

发布:2017-05-27约4.9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学习目的及重点 简述无形资产的分类和功能特性 阐释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前提以及价值影响因素 掌握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了解成本法和市场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第一节 无形资产评估概述 无形资产的定义 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非实体性:没有物质实体形态,但它有一定的有形表现 形式 排他性:由特定的主体排他占有 效益性:以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控制主体创 造效益 无形资产功能特性 无形资产的分类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 1、取得成本:从补偿成本的角度考虑,是运用成本 法的理论基础 (不是十分明确和易于计量) 2、机会成本:用于某一用途而不能用于另一用途的 损失或转让后可能造成的损失。 3、获利能力因素:从产生贡献角度考虑,是运用收 益法的理论基础 4、市场因素: (1)市场供需状况-----取决于①无形资产市场需 求②适用程度③替代性 (2)同类无形资产的价格水平 5、风险因素:从开发到受益期间的多种风险 6、产权因素:(知识产权) 7、使用期限:考虑法律保护期 + 具有实际超额 收益的期限 8、技术因素:针对专利和非专有技术 (无形资产价值的损耗和贬值,不取决于自 身的使用损耗,而取决于本身以外同类或 替代无形资产变化的情况。) 9、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转让内容 第二节 收益法在无形资产中的应用 二、收益法应用中各项参数的确定 关键问题:如何分离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和有形资产带来的收益 1.直接估算法 2.差额法 3.分成率法 4.要素贡献法 1. 直接估算法 思路:根据使用无形资产前后的收益情况确定 (1)收入增长型无形资产: 销售量、单位成本不变,价格上升形成的超额收益: R = (P2 - P1) Q (1-T) 单位价格、成本不变,销售数量增加形成的超额收益: R = (Q2 - Q1) (P - C) (1-T) (2)费用节约型无形资产: 销售量不变,价格不变,单位成本费用降低: R = (C1 - C2) Q (1-T) 实际中:超额收益往往是收入变动和成本变动共同形成的结果 2. 差额法 思路:使用无形资产后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其中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已有账面价值的其他无形资产。 优点:数据容易获得 但往往是一种组合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需分解处理 3. 分成率法(技术交易) 其中:销售收入分成率 = 销售利润分成率 × 销售利润率 实务中:一般确定销售收入分成率,俗称“抽头” 评估中:要求确定销售利润分成率 采用①边际分析法计算,即:    某企业转让彩电显像管新技术,购买方用于改造年产10万只彩电显像管生产线。经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的分析,测算在其寿命期间各年度分别可带来追加利润100万元、120万元、90万元、70万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0%、30%、20%和15%,试评估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②约当投资分成法 4. 要素贡献法(粗略估算) 主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大要素: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分法) 资金密集型行业:50%、30%、20% 技术密集型行业:40%、40%、20% 一般行业: 30%、40%、30% 高科技行业: 30%、50%、20% (二)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的内涵——投资于该无形资产相适应的 投资报酬率。 折现率一般包括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报酬率 ※ 由于无形资产投资收益高,风险大,折现率高于有形资产的折现率 (三)收益期限的确定 又称有效期限,具有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 1、无形资产价值降低是由于无形损耗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