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检查验收报告
XX有限公司一号井,根据《云南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的通知》(云安办〔2011〕46号)要求,认真组织了标准的学习贯彻工作,目前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已经建成,部分系统对照标准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进行整改完善。一号井开采+1660米水平以上残余煤层或边角煤柱,改扩建工程又被迫终止,加上公司及井口“六大系统”建设工作起步晚、底子薄,部分工作因改扩建工程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开展,影响了矿井整体进度。另外,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正在积极筹建中。
为建设一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特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目前,XXX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有关规定,按要求建设完善了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系统。各大系统建设完成情况如下:
一、安全监控系统
XXX瓦斯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了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安全监控系统做到了定期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范围,确保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健全完善了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重要地点和重要生产环节及井下采、掘、运各环节进行安全环境监测和工况监测(如瓦斯、风速、温度等),对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设备开停、线路馈电状态等),实行风、电、瓦斯闭锁,并对超限及故障等情况进行报警。
在矿调度室设地面监测中心站,监控中心配置主、辅监控主机系统各一套,并可根据需要在矿办公室、安监室、生产技术等地配置监控终端。
XXX安装了一套KJ90N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有主机2台(1台备用),设有2个分站(主井井底车场,总回风巷各一个)、甲烷传感器14个、风速传感器4个、一氧化碳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2个、液位传感器1个、风流压力传感器1个、风门开关传感器1个。
本系统具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故障闭锁功能。对井下重要地点和重要生产环节及井下采、掘、运各环节进行安全环境监测和工况监测(如瓦斯、风速、温度等),对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设备开停等),实行风、电、瓦斯闭锁,并对超限及故障等情况进行报警。
根据矿井规模及实际情况,地面设2个KDF-3型监控分站,井下设2个KDF-3型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均接入分站,分站与地面中心站的信号传输由传输接口接入监控计算机。
根据需要接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可通过Internet互联网或3G、GPRS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上传,便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各生产矿井的生产情况,对各矿井安全生产实时监督、及时指导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
在矿调度室设置KJ90NA型矿井监控系统地面监测中心站,在井下配置2个KDF-3型监控分站;在地面风机房配置1个KDF-3型监控分站。
1.采煤工作面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
矿井井下有一个回采工作面,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相同。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GJG10H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设置GJG10H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回风巷中设置GJG10H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回风流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进风巷设置GJG10H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进风巷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回风巷设置KGF15型风速传感器一台,监测工作面风速情况;在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各设置GTH5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一台,以监测工作面煤层自燃情况;配备KGT19型馈电状态传感器两台,监控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供电情况;配备KDG-1型远程断电器两台,以控制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供电情况。
2.智能监控分站
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各设一KDF-3智能分站,以分别对所设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预处理、分类显示、报警、断电控制、与地面监控中心站的数据通讯、所接传感器的集中供电等。
3.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
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工作面进风巷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
二、人员定位系统
XXX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