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刑法学复习题---苏沟捏晨.doc

发布:2017-08-16约1.02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刑法学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刑法,就是规定 、 和 的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和 相适应。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 及其 ,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 ,并对直接负责的 和 判处刑罚。 6、为了犯罪, 、 的,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 或 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的主体是 。 9、对犯罪的时候 的人和审判的时候 ,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 、 的犯罪分子。 1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和 。 12.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 原则为基础,兼采 原则、 原则和 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1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 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 处罚的行为。 1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周岁 周岁。 15.精神病人在 或者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 造成 ,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 和 两个方面。 18.拘役的期限,为 以上 以下。 19.对于 ,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2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2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和 。 22.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 为基础,兼采 、 和 中的合理因素。 2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 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 处罚的行为。 2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 与 之间的因果关系。 2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为 周岁 周岁。 2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 与 。 27.对于教唆犯,应当 处罚。教唆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28、管制的期限为 以上 以下。 2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 3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 3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 和 。 32.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 或者 有 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 3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 、 和 三个基本特征。 3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和 。 35. 精神病人在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6.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 与 。 3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以上 以下。 3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 决定罚金数额。 39.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