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滞洪区建设撤退道路配套桥涵桩长专题计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河滞洪区建设
撤退道路配套桥涵桩长专题计算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
1.东平湖东平湖处于黄河与大汶河下游冲积平原相接的洼地上,地跨山东省泰安、济宁、济南三地市的东平、梁山、汶上、平阴四县。
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和汶河来水的任务,
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中提出,“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稀遇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但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洪水尚未得到控制,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因此,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东平湖蓄滞洪区仍然是保证山东黄河窄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是今后蓄滞洪区建设的重点。将东平湖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及安全建设作为近期治理开发重点列入其中。
2.安全建设中撤退道路及配套桥涵存在的问题
区内道路较少,且多为土路,配套桥涵年久失修,盖板,桥墩破坏严重,每到雨季和汛期难以通行,不能满足防汛撤退的需要。结合生产及护堤的需要,滞洪区内修建了一些防汛道路以及部分滩区撤离道路,目前滞洪区内已有主干道和县乡级道路约206km,路网密度只有0.33km/km2, 公式1-1
式中:[Ra]—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U —桩的周长(m);
Ap—桩端截面面积;
n —土的层数;
li — 桩在局部冲刷线下的有效长度(m))) 公式1-2
公式1-2
[]—桩端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
—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 修正系数;
— 清底系数。
3.基本数据资料及计算工况:
(1)根椐《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摩擦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Ra]计算公式:
经计算u=(1.2+0.04)×π=3.896m,
Ap=(1.2/2)2×π=1.131m2,
桩基础 表5.3.3-2修正系数λ值按下表选取:
l/d 桩端土情况 4~20 20~25 25 透水性土 0.70 0.70~0.85 0.85 不透水性土 0.65 0.65~0.72 0.72 经分析计算λ值取0.7。
桩基础 表5.3.3-3清底系数m0值按下表选取:
t/d 0.3~0.1 m0 0.7~1.0 经分析计算m0值取0.7。
GS 、e (比重、孔隙比) Gs-1 e+1 ri ①层 1.720 1.808 0.951 ②层 1.690 1.710 0.988 ③层 1.760 2.322 0.758 ④层 1.690 1.710 0.988 ⑤层 1.690 1.739 0.972 ⑥层 1.710 1.766 0.968 ⑦层 1.690 1.719 0.983 ⑧层 1.750 1.927 0.908
4.计算方法
根据2号扩建道路4+980桥梁位置地质基本情况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要求,我们采用摩擦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Ra]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5.计算结果
利用桩长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土层 li ∑li ∑rili ∑li-3 k2 k2r2(∑li-3) fa0 2[Ra] [Ra] ①层 2.3 2.3 2.85 -0.7 1.0 -0.869 10 38.79 19.40 ②层 1.4 3.7 6.31 0.7 1.0 1.194 13 67.31 33.66 ③层 1.3 5 7.45 2 1.0 2.980 9 79.04 39.52 ④层 3.2 8.2 11.40 5.2 1.0 7.231 13 140.54 70.27 ⑤层 2.7 10.9 14.80 7.9 1.0 10.730 16.5 203.00 101.50 ⑥层 1.8 12.7 18.19 9.7 1.0 13.896 16 244.52 122.26 ⑦层 1.4 14.1 21.63 11.1 1.0 17.031 19 284.05 142.02 ⑧层 0.95 15.05 24.81 12.05 1.0 19.867 17 306.44 153.22 由以上数据点绘桩承载力曲线。
查标准图集29#垂直力表N=108t,
N大=108+(1.0/2)2×π×4.5×2.5=116.9t,查曲线l=12.4m。
N最大=116.9+(1.2/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