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2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一节: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
识记:
一 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依次更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和它被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取代,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二 人类社会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原始社会制度
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制度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3.封建社会制度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4.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5.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领会:
一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有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
二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及被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的过程都是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当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束缚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就要突破旧的生产关系,从而发生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建立起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2、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由奴隶社会制度取代原始社会制度,由封建社会制度取代奴隶社会制度,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取代封建社会制度,再由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和必然的历史过程,都意味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第二节: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识记:
一 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 HYPERLINK /wiki/%E7%BB%8F%E6%B5%8E \o 经济 经济,没有 HYPERLINK /wiki/%E5%95%86%E5%93%81%E4%BA%A4%E6%8D%A2 \o 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 HYPERLINK /wiki/%E7%BB%8F%E6%B5%8E%E5%BD%A2%E5%BC%8F \o 经济形式 经济形式。
基本特征: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二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
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此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
领会: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的定义:以交换为目的、包括商品生产和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是商品经济的特点,也是商品经济与 HYPERLINK /view/40869.htm \t _blank 自然经济、 HYPERLINK /view/25266.htm \t _blank 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经济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