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doc

发布:2017-08-30约4.2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 第五章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的系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完全开放的课堂,给“来访者”一个最安全、最灵活的心理咨询空间。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学生在本节课前已经学、软件,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了解同学,与老师沟通等形式,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如电子邮件、网络浏览等,呈现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寻求帮助。 通过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的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收集、表达及应用,同时为全体同学服务的目的。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惑,积极寻求解决渠道。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规范地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信息表达方式,信息表达技术,理解信息表达规范化的重要性。 2、掌握电子邮件的申请、使用方法并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教学难点:1、信息表达规范化的作用及含义。 2、申请电子邮件时用户名及密码的选取。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主要有: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本章内容的教学中我始终贯穿“任务驱动”模式,本章共需四课时,这里安排了前三课时,主要完成三个大任务: 任务一:多种渠道,了解我的学校、老师等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制作一份规范的电子文稿,主题为:我有话想说,其中包括想对学校领导或老师等要说的心理话或期望或想要了解的问题等等。 任务二:把我的想法、困惑、思想表达出来,通过申请电子邮箱、发送邮件,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任务三: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让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变得轻松一些。通过接收、回复、管理电子邮件等等,解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 2、分层教学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每班学生基础相差很大,有的山区来的学生,基础几乎为零,在每个任务中,都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 例如在任务一中,小报就提供了四种样板,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一种。 3、分组协作法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针对性地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评价。在小结的时候,把学生上交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并要求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后进一步完善。 七、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复习浏览、收集网络信息的基本操作; 2.教师设计与制作好《香樟心灵驿站》的网站,有校园电子邮件服务功能,及我的校园、高中学习、青春渴望、心理在线、香樟心灵、信息技术等大栏目,其中包括多个子栏目,如信息技术栏目中就有:学习任务、操作指南、学校教师通迅本、数字资源等等。 3.联系好任课老师的邮箱,并请老师们及时接收邮件、认真回复邮件。 4.对邮件认真回复,同时注意用不同的方式回复学生的来件,如有的同学加张贺卡,或是一首歌曲,同类邮件一同回复,保存学生的邮箱地址等。 八、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学习者所处情境越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越现实,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越高,主动性越强,自由性越大,学习过程就越生动、有效。根据本理论,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播放一段学校校庆的视频资料,让同学们加深对学校的了解。然后提出很多同学周记中反映进入新的学校,学习生活中都有很多不适应,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3 人小组讨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请一两位大胆的同学发表一下看法。 教师总结: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错综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它将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材。尤其是我们高一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及困惑,我们要重视这一切,努力调整,积极面对。今天就请大家来到《香樟心灵驿站》,让网络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完成任务一: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我的学校、高中学习、老师等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一:制作一份规范的电子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