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金属硫蛋白表达及及其及配对淋巴结转移关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乳腺癌中金属硫蛋白表达及及其及配对淋巴结转移关系【摘要】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及人正常乳腺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结果 金属硫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几乎不表达,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3.0%;金属硫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5.2%和1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增高,且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有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 乳腺癌;金属硫蛋白;免疫组化;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对乳腺癌原发灶中金属硫蛋白表达的报道较多,而对其淋巴结转移灶中金属硫蛋白表达少见报道。淋巴结转移乳腺是癌重要的转移途径之一,但临床尚缺乏十分有效的预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基因标志物。多项研究显示MT表达与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MT在乳腺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旨在提供有价值的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标志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52岁。术前均未行抗癌治疗;均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将术中切除的乳腺和腋窝淋巴结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连续切片,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
1.2 试剂与方法 实验试剂兔抗人MT单克隆抗体购自三塔公司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试剂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金属硫蛋白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操作主要步骤:切片常规脱蜡、水化。3%过氧化氢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抗原热修复,柠檬酸盐抗原修复液修复2min,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室温l0min。倾去血清加一抗,4℃冰箱过夜,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即用型广谱试剂盒C液室温20min。加即用型广谱试剂盒D液,室温25rain。蒸馏水冲洗、PBS冲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透明,封片。
1.4 结果评定标准 金属硫蛋白基因阳性表达根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程度进行半定量结果判定:无阳性细胞记0分,阳性细胞百分率≤50%记1分,51%一75%记2分,≥76%记3分;胞浆和/或胞膜基本不着色记0分,染色棕黄记1分,染色棕色记2分,染色棕褐色记3分。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得分和染色程度得分两项相加作为最后得分。
2 结 果
2.1 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金属硫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基本无表达,在乳腺癌中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中表达(见图1)。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为31/42,阳性率为70.3%。
2.2 与金属硫蛋白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淋巴结转移组中,金属硫蛋白阳性表达15/27例,阳性表达率为55.2%(见图2);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金属硫蛋白阳性表达2/15例,阳性表达率13.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和预后判断等重要方面。而目前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准确反应乳癌侵袭、转移情况的肿瘤标记性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T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非酶金属结合蛋白,由位于染色体16q13上的10个功能性基因(MT—lA、1B、lE、lF、IG、lH、IX、2A、3A、4A)的异构体基因家族编码1。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微量元素的代谢、自由基的清除及参与应激反应等2。
本研究选取4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同淋巴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有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可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金属硫蛋白对评价乳腺癌的转移及对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West A K,Stallings R,Hildebrand C E,etal.Human metallothionein genes:structure of the functional locus at 16q13[J].Genomics,1990,8(3):513—518.
[2] Miles A T,Hawksworth G M,Beattie J H,et a1.Induction,regulation,d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