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CT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病变中应用价值.doc

发布:2017-09-03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CT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病变中应用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方法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98例妇女进行TCT筛查,阳性诊断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检出271例阳性(ASC-US及其以上者),占8.2%,其中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04例,占3.15%;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18例,占0.5%;上皮内低度病变(LISL)117例,占3.5%;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8例,占0.8%;鳞癌3例,占0.1%;腺癌1例,占0.03%;TCT与病理检查相符率:上皮内低度病变117例,检出86例,占73.5%;上皮内高度病变28例,检出26例,占92.9%;鳞癌3例,检出3例,占100%;腺癌1例,检出1例,占100%。结论:TCT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对妇女宫颈癌进行普查的常规方法,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BS诊断系统宫颈癌;宫颈癌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筛查[1]。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筛查宫颈病变,逐步替代了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我院对2010年在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3298位女性采用TCT检查,异常者在阴道镜下活检。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均为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298例,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271例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年龄19~74岁,平均37.6岁。 1.2研究方法 1.2.1标本采取 用专制宫颈刷采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处的脱落细胞,并将其洗入装有保存液的专用瓶内,经仪器自动化处理后制成厚薄均匀的涂片,95%的酒精固定15分钟以上,巴氏染色,镜检,报告方式采用TBS报告系统。 1.2.2细胞学诊断方法 采用2001年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级系统的诊断标准,即:(1)正常范围(NILM);(2)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和AGUS);(3)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鳞癌(SCC)和腺癌(AC)。为统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术语,LSlL包括HPV感染和CIN I,HSIL即CIN Ⅱ、CIN Ⅲ或原位癌[2]。 1.2.3组织学诊断方法 诊断包括:1.正常或炎症,2.宫颈上皮内轻度瘤样变(CIN1),3.宫颈上皮内轻度瘤样变(CIN2、CIN3),4.原位癌,5.浸润癌。细胞学阳性诊断包括ASC-US及以上的病变,病理学阳性诊断包括CIN I及以上的病变。 1.2.4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 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以上病变的患者进一步作阴道镜下检查及醋酸白、碘试验,在异常图像处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细胞学诊断为AGC-US及以上病变者,作子宫颈管搔刮和子宫内膜诊刮,送病检查。 2结果 细胞学阳性病例271例,总检出率8.2%,其中ASC-US-共104例,占3.2%;ASC-H 18例,占0.5%;LSIL 117例,占3.5%;HSIL 28例,占0.8%,SCC和AC 4例,占0.2%。 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病理结果的检出率;LSIL(73.5%);HSIL(92.9%);SCC和AC(100.0%)。见表1。 表1TCT结果和病理活检结果对比(例) 3讨论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约需10年左右。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TCT技术改变了传统操作方法,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及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其采用的TBS-2001诊断系统,为宫颈癌前病变提供标准化可重复的标准和术语,达到降低不同观察者间差异,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交流的目的[3]。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进一步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宫颈病变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查中TCT可以作为较理想的筛查手段。同时要指出,虽然TCT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宫颈癌前病变,但它有一定的漏诊率。TCT检查发现异常的病例必需进行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