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培养标本质量控制教学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痰标本培养质量控制 医院检验科专用 一:痰液检查 痰培养的送检指征: (1)发热伴白细胞升高: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甚至核左移;或CRP明显增高。 (2)咳嗽、咯血: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可伴有胸痛、气急、甚至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3)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感染可能: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一:痰液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理学检验-----清晨第一口痰标本最适宜 细胞学检验-----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浓集结核杆菌-----应采集12~24h内的痰液 做细菌培养------无菌采集,并先用无菌水漱口 一:痰液检查 (二)理学检查 量 正常人无痰或有少量泡沫样或粘液样痰 痰量增多常见于: 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 痰量减少一般表示病情好转,但若发生支气管阻塞而使痰液不能排除时痰量减少,反而表面病情加重。 一:痰液检查 (二)理学检查 2.颜色 正常人仅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粘液痰 黄色、黄绿色——脓细胞增多——肺炎、肺脓肿、慢支炎、肺结核 红色、棕红色——出血——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 铁锈色——血红蛋白变性——肺梗死、大叶性肺炎 棕褐色——红细胞破坏——肺吸虫病、阿米巴肺脓肿 灰色、灰黑色——吸入粉尘、烟雾——矿工、锅炉工、吸烟者 一:痰液检查 (二)理学检查 3.气味 正常人新鲜痰液无特殊气味 血腥味——肺癌、肺结核 粪臭味——膈下脓肿与肺相通时 恶臭味——肺脓肿、晚期肺癌或支气管扩张 一:痰液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直接涂片检验为常规方法,简便、快速。 涂片染色检验主要用于细胞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 正常痰液中无红细胞,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 二、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检验质量控制 细菌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质量管理过程。室内质控工作应以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质量控制的全面管理为框架,其中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最为重要。 室内检验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是由我们检验人员对检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即过程控制。 二、质量控制 痰培养取标本时质量控制难度大: 1.易受上呼吸道正常菌群污染,定植菌的干扰;难以判断定植或是感染; 2.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而能够在常规培养基(血平板、麦康凯和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的仅为部分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3.造成痰培养的局限性 :虽然送检率高,但合格率低 。 4.结果判读标准不好统一。 5.规范标准操作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分析前实验室质控,分析前因素导致的误差率为50%左右。 二、质量控制 (一)痰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1.注意标本留取时间 一般检验-----清晨第一口痰标本最适宜 细胞学检验-----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浓集结核杆菌-----应采集12~24h内的痰液(24h内) 二、质量控制 (一)痰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2.留取痰液标本时,应先用清水漱口,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注意勿混入鼻咽分泌物。 3.做细菌培养时无菌采集痰标本,并先用无菌水漱口 4.及时送检。 二、质量控制 痰标本留取有以下几种方法: 1.自然咳痰法 1.1 晨痰最佳。咳痰前指导病人用无菌生理盐水、温开水充分漱口,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 1.2 指导病人深呼吸数次后,用力深咳,咳出的深部痰直接吐入无菌、干燥的广口带盖容器中,标本量≥1ml。不要在口腔中停留。 二、质量控制 2.诱导痰(痰量少、无痰或咳痰困难者) 2.1 用湿牙刷和无菌生理盐水,刷口腔粘膜、舌头和牙龈约5分钟,勿用牙膏;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 2.2 用超声雾化器,使患者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3%~5%Nacl水溶液约20-30ml,使痰液易于排出,用无菌杯收集诱导痰标本。 二、质量控制 3.气管镜标本采集法 由临床医生培训后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 气管镜标本包括: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BAL)、支气管灌洗液、 保护毛刷标本(PSB)、支气管穿刺活检标本; 取此类标本顺序应为: a.支气管灌洗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BAL); b.毛刷标本和活检标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