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试题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与启示
张宣贵 罗 攀 敬开松
2008年高考试题概况:
理科综合卷10套:全国理科综合Ⅰ (河南、湖南、安徽、陕西、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广西、辽宁等省用);全国理科综合Ⅱ( 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省用);四川(两套)、北京、天津、重庆、山东、宁夏、上海卷理科综合。
单科物理卷4套:广东物理卷、上海物理卷、江苏物理卷、海南物理卷。
理科基础1套:广东理科基础。
近三年理科综合(四川省)各学科得分情况(抽样)
时 间 2006 2007 2008(非延考) 项 目 平均分 难度系数 平均分 难度系数 平均分 难度系数 全 卷 187.0 0.62 147.4 0.49 163* 0.54* 第Ⅰ卷 91.5 0.73 77.5 0.62 79* 0.63* 第Ⅱ卷 95.5 0.55 69.9 0.41 84 0.48 Ⅱ卷生物 20.6 0.49 17.3 0.41 20.95 0.50 Ⅱ卷化学 33.9 0.57 24.9 0.42 34.4 0.57 Ⅱ卷物理 41.1 0.57 27.7 0.38 29.61 0.41 (*今年的Ⅰ卷和全卷的平均分为10个地市平均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今年理综难度降低,主要是生物、化学Ⅱ卷难度降低,生物Ⅱ卷得分率提高9%,化学Ⅱ卷得分率提高了15%。物理Ⅱ卷得分率41%,估计物理整卷得分率为48%,比07年提高3%左右,这与我们去年的分析基本一致。估计09年高考物理部分的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007-2008全国、四川、重庆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考点分析
知识块 知识点 要求 考试时间及试题 2007年 2008年 四川 全国I 全国II 重庆 四川I 四川II 全国I 全国II 质点的运动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I 2.位移和路程 II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 ,s-t图,v-t图 II 25 23 21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II 16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I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匀变速度运动公式及v-t图 II 18
23 16 24 18
23 25 15
23
25 18
24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I 25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I 9.平抛运动 II 22 25 14 23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II 25 19
25 19
25 20
19
22
24 18 17
25 25 力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II 24 19 18
24 17
21 16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II 17 14 19 20 18 17 25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II 14
22
23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I 14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II 16 牛顿定律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II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II 24
25 18 23
25 24
25 20
24 14
17
18 15
17
25 24
25 18.牛顿第三定律 II 23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I 20.牛顿定律的应用 II 24
25 24
25 24
25 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II 17 19 20 18 17 25 22.宇宙速度 I 23.超重和失重 I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II 23
24 18 16 21
23 19 16
19 动量、机械能 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II 16
18 16 17
24 25 24 26.动量守恒定律 II 18
25 24 24 25 25 24 23 27.功、功率 II 20 28.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II 24 19
24 18
25 24 23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II 24、25 30.弹性势能 I 18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I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