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6约5.7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5一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物理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Ti-48;Cu-6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4.伽利略利用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实现了对重力的“冲淡”,从而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关于这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做的著名理想斜面实验其核心就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B.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D.如果考虑摩擦阻力的影响该实验的结论将不成立 1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 A.1s~2s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2s末,物体运动的速度为零 C.1s末,物体运动的速度为2m/s D.0~1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16.如图所示,理想自耦变压器,副线圈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定值电阻R1,Q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原线圈两端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流,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保持P的位置不变,Q向右滑动两表示数都变小 B.保持P的位置不变,Q向右滑动R1消耗功率变大 C.保持Q的位置不变,P向下滑动R1消耗功率变大 D.保持Q的位置不变,P向上滑动两表示数都变大 17.假如宇航员在土星表面上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物块重为G0,已知土星半径为R,土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线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太阳对土星的引力大小为 A. B. C. D. 18.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发现当外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时,所需外力最小,由以上条件可知,外力F的最小值与重力的比值为 A. B. C. D. 19.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负电粒子从x1运动到x2电场力做负功 B.x1、x2处电势小于零 C.x1处的场强大于x2处的场强大小 D.x1处的电势比x2处的电势低 20.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小球由O点正下方的A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刚好能到达B点。小球到达B点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则 A.恒力F的值大于小球的重力 B.恒力F的值小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D.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21.如图所示,固定倾斜放置的平行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倾角为θ,导轨间距为L,两阻值均为R的导体棒ab、cd置于导轨上,棒的质量均为m,棒与导轨垂直且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开始时导体棒ab、cd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d一平行于导轨平面向上的恒力F,使cd向上做加速运动。到t0时刻时,cd棒的位移为x,速度达到v0,ab棒刚好要向上滑动。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0~t0的过程中 A.ab棒受到的安培力一直增大 B.ab棒受到导轨的摩擦力一起增大 C.cd棒克服安培力的功为 D.在t0时刻突然撤去拉力的一瞬间,cd棒的加速度为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29分) 22.(6分)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水平正方形桌面距离地面高度为h,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桌子边缘上的两点,将小球置于橡皮筋的中点,向左移动距离s,使橡皮筋产生形变,由静止释放后,小球飞离桌面,测得其平抛的水平射程为L。改变橡皮筋的条数,重复实验。 (1)实验中,小球每次释放的位置到桌子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