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课视频知识一起学 教案.docx
人教版(2015)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课视频知识一起学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2015)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课《视频知识一起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5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视频的基本概念,掌握视频的播放、编辑和简单处理技巧,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与创新思维,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视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视频是由连续的画面组成的,这些画面以一定的速率播放,形成连续的运动视觉效果。
-视频播放器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视频播放器打开、播放、暂停、调整音量等基本操作。
-视频编辑技巧:介绍视频编辑的基本步骤,如剪辑、合并、添加字幕等。
举例解释:在讲解视频播放器的使用时,以WindowsMediaPlayer或VLCMediaPlayer为例,演示如何打开视频文件,调整播放进度,以及如何切换全屏和窗口模式。
2.教学难点
-视频文件格式的理解: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视频格式(如MP4、AVI、MKV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视频编辑的实操技巧:学生可能会在视频剪辑、合并、添加字幕等操作上遇到困难,需要反复实践和指导。
-视频文件的管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视频文件,避免丢失和混乱。
举例解释:在讲解视频文件格式时,可以展示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并解释它们在视频质量和兼容性方面的差异。在视频编辑实操中,通过分步骤的演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剪辑、合并和添加字幕的技巧,如使用WindowsMovieMaker或AdobePremiere等软件进行操作。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建立合理的文件夹结构来管理视频文件。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WindowsMediaPlayer、VLCMediaPlayer、WindowsMovieMaker或AdobePremiere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信息化资源:教学视频、视频编辑素材库
-教学手段:现场演示、学生实操、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有趣的教学视频,引发学生对视频制作和编辑的兴趣。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视频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是如何播放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讲授新课(20分钟)
-视频基本概念介绍(5分钟):解释视频的基本概念,展示视频的播放过程,让学生理解视频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
-视频播放器使用讲解(5分钟):通过现场演示,教授学生如何使用WindowsMediaPlayer或VLCMediaPlayer打开、播放、暂停视频,调整音量等基本操作。
-视频编辑技巧讲解(10分钟):使用WindowsMovieMaker或AdobePremiere进行现场演示,讲解视频剪辑、合并、添加字幕等基本编辑技巧。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实操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使用计算机和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操作,如剪辑、合并视频片段。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教师提出关于视频格式和视频编辑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补充。
-创新实践(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段小视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总结与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视频编辑的实用技巧。
-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6.课堂结束(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个短小的视频故事,下节课分享。
-学生整理电脑和软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视频制作与编辑基础》:介绍视频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拍摄、剪辑、特效添加、声音处理等。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探讨数字媒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视频制作、动画设计、游戏开发等。
-《视频格式详解》:详细解析常见的视频格式,如MP4、AVI、MOV、WMV等,以及它们的编码方式和适用场景。
-《视频编辑软件使用指南》:提供主流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视频制作技巧探究: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视频编辑软件,比较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