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媒体发展与单位新闻宣传》课件.ppt

发布:2018-11-24约7.79千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何谓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新媒体的特点—— 1.交互性与即时性   2.海量性与共享性   3.多媒体与超文本   4.个性化与社群化 关于媒介融合——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突破旧媒体的生产方式与价值取向,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地域、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去权威性和包容性。 媒介融合增强了媒体间的合作性,对新闻传媒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尤其使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来源、信息管理和采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信息传递更迅捷、受众覆盖面更广、受众地位上升、传受双方的互动增强。 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有效利用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优势,是媒体实现快速信息传递的必要条件,也是媒体更深入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手段。 人民日报网络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CCTV网络电视台 传媒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是传播媒体日益丰富的历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在这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自形成并确立了自身独特的传播个性,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创造辉煌,并且奠定各自无可替代的传播地位。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和谐发展、形态多样的社会。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符合社会多样化的选择。人们置身于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传播环境中,其获得信息渠道的选择余地就更加开阔,甚至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的地域环境,人们对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也各有差异。我们应该鼓励各种传媒都充分发挥好各自的功能,从舆论宣传上,从信息服务上,从文化娱乐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信息支持,造福社会。 二、广播、电视与网络特点及趋势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大众传播媒介; 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画面的大众传播媒介; 网络—以电子手段传递文字、声音、画面等各种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纸质媒体,主要是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方式,最大功能是权威新闻内容的提供商,是权威信息发布的载体。报业采集新闻的能力和效率、报道新闻的权威和深度,长期以来为整个传媒行业确立了规范。 另外,报纸便携易读,便于留存,是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英国人马丁在《报纸的力量》一文中说:一家报纸的历史,就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    广播是听觉媒体,收听方便、成本低。广播的优点还包括覆盖面广、传递迅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地区和对象等。广播的可伴随性,使其成为最利于移动接收的媒体,受众可以边走边听。在我国,特别是文化发达的地区,目前广播复苏的势头非常强劲。 广播现在基本上在发达国家已经不叫radio,基本上叫音频媒体或者音频媒介,因为实际上手机、互联网、传统的FM和AM,还有新形态的卫星广播和其他广播,都是通过音频传播信息的平台而已。媒体的平台化使得音频的载体越来越宽泛,而且相互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 电视具备声画结合的特点,表现形式丰富 电视媒体的特点是直观性、生动性; 现场直播能在第一时间让观众直接耳闻目击新闻的发生。 电视制作技术发展趋势 全数字化的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虚拟演播室技术 电视节目制播网络 广播电视信息化 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网络——海量、互动、便于检索的大众传播媒介 互联网开创了在同一个载体上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同时并存的传播形态。 网络的特点是信息数字化、海量化、多媒体、交互性、全球传播以及强大的网络搜索和查询功能。 信息采集和发布的即时特点,新闻发布的全天候特征,多渠道信息反馈以及受众可以自由地参与传播,等等,使网络媒体迅速跻身于大众媒体之列。 电视在降温 广播在复苏 报纸在振兴 网络在兴起 手机在开发 三、善用网络媒体,搞好新闻宣传 社会对新技术产品的接纳需要30年(一代)时间: 第一个十年:激动和迷惑; 第二个十年:流传和扩散; 第三个十年:成为标准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甚至已经有点类似于人际传播了,网络传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传者和受者可以互为主体了。 全球互联网用户发展到17.34亿 2000年到2009年6月底全球用户数增长率为365%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覆盖全国所有城市,95.6%的乡镇接通宽带互联网,99%的行政村能够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基础资源规模不断扩大,IP地址达到1.23亿个,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