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明挖区间顶板回填施工方案图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85945105 一、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385945105 \h 1
HYPERLINK \l _Toc385945106 二、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85945106 \h 1
HYPERLINK \l _Toc385945107 三、施工安排 PAGEREF _Toc385945107 \h 1
HYPERLINK \l _Toc385945108 四、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385945108 \h 2
HYPERLINK \l _Toc385945109 五、主要施工方法 PAGEREF _Toc385945109 \h 3
HYPERLINK \l _Toc385945111 六、质量要求 PAGEREF _Toc385945111 \h 8
HYPERLINK \l _Toc385945112 七、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385945112 \h 9
HYPERLINK \l _Toc385945113 八、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385945113 \h 9
PAGE \* MERGEFORMAT 3
一、编制依据
1.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明挖区间围护结构施工图纸;
2.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明挖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4.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明挖区间位于锦绣大道与庐州大道交叉口处,北端部分区域位于芦苇荡内,呈南北走向,场区及周边无建筑物。在区间明挖段位于线路左K19+188处存在一处电力高压塔且存在3根供水管及110KV高压电缆很跨基坑。
2.2设计概况
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明挖区间标准段为地下单层双跨矩形结构,全长约280m,北端盾构接收井为地下双层双跨矩形结构,长度14.6m。顶板埋深约2.68~7.04m。
2.3基坑回填工程重难点
1.部分顶板埋深较深,回填的压实度是控制的重点。
2.基坑内存在纵贯基坑南北及东西的管线,在基坑回填压实过程中保证管线两侧回填土压实度难度较高。
3、施工场地本已狭小,且存在较多的管线纵横交错,同时主体结构开始同期施工,加剧了场地的狭小,致使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间相互干扰,从而降低各种施工机械效率的正常发挥,如何协调成为难点。
三、施工安排
3.1、工期安排
一
顶板回填
85
2014.04.25
2014.07.05
1.1
北端顶板土方回填(A、B、C断面)
60
2014.04.25
2014.06.24
1.2
管线区域顶板回弹
15
2014.06.20
2014.07.05
1.3
南端D断面土方回填
10
2014.05.15
2014.05.25
3.2、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
3.2.1管理层负责人
项目经理唐 衡
项目经理
唐 衡
总工程师
廖正根
工程部
徐波
质检部
朱大勇
物资部
贺静波
安质部
周玉伍
施工队领工员:
肖国祥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集中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工程图纸。
4.1.2逐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白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4.1.3收集及整理与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
4.2机械设备配备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12台、推土机1台(需要时调入)
压路机:12t —15t 两轮光轮压路机 1台、1台小型压路机。
辅助机械:蛙式打夯机或柴油打夯机4台;平头铁锹20把,手推车8辆
另外配备:2米钢卷尺10把、适量长度20#铅丝或麻绳
4.3材料准备
4.3.1.提前选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土方从取土场运入。
4.3.2.材料要求:粘土不得含有草 、垃圾、石块等有机物。在防水层以上1000㎜以内回填土采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回填土使用前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密度及碾压遍数等确切参数。土料含水量大致在最佳含水量附近,以保证顺利施工。
4.4人员配备
测量工:3人 普工16人 压路机司机3人;推土机司机1人; 自卸汽车司机12人;机修工1人 ;电工1人。
4.5作业条件
1.顶板上方第二层钢支撑拆除完成,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完成,回填前应对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保护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首次回填土高度至分层夯实及摊铺无影响的部位,开始拆除第一层钢支撑,待填土区域内的钢支撑拆除完成以后继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