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A技术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摘要
红外遥控在智能仪器、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 文中介绍了一种由PT2248作为发送器,MIM-R1AA38KHZ红外一体化接收解调器作为接收器的红外遥控系统的构建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EDA技术的解码器的设计思路。用该方法所设计的系统原理简单,可靠性及可移植性好, 可应用于很多控制场合。
关键词:红外遥控系统;解码;EDA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8873186 1 前言 PAGEREF _Toc218873186 \h 1
HYPERLINK \l _Toc218873187 2 红外遥控原理 PAGEREF _Toc218873187 \h 1
HYPERLINK \l _Toc218873188 2.1 识别与编码 PAGEREF _Toc218873188 \h 1
HYPERLINK \l _Toc218873189 2.2 调制 PAGEREF _Toc218873189 \h 1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0 2.3 接收器的调解与解码 PAGEREF _Toc218873190 \h 2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1 3 系统的设计 PAGEREF _Toc218873191 \h 2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2 3.1 整体结构 PAGEREF _Toc218873192 \h 2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4 3.2 基于EDA技术的解码 PAGEREF _Toc218873194 \h 4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5 4 课程设计的总结与体会 PAGEREF _Toc218873195 \h 6
HYPERLINK \l _Toc218873196 参考文献资料 PAGEREF _Toc218873196 \h 7
l
1 前言
红外遥控以其接收和发送方便,结构简单, 功耗低, 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和智能仪器系统中。然而, 市场上的绝大部分遥控器都是针对各自特定的遥控对象,而不能直接应用于通用的智能仪器及更一般的控制场合。为此, 本文探讨了以PT2248为编码/发送部分, 而以MIM-R1AA38KHZ红外一体化接收解调器为接收部分的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着重讨论了如何运用技术中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来实现自行解码功能的具体方法, 该方案能够及时发现误码, 防止误操作的产生,因而能够通用于各种控制场合。本文的解码方法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结(编码方式)的依赖程度较低, 因而可移植性好。
2 红外遥控原理
2.1 识别与编码
一个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组成。其中红外发送器用来产生与指令或按键对应的控制信号, 并在信号发送前预先对指令或按键信号进行识别与编码, 并经过调制以串行数据的形式发送出去。
常用的识别与编码方法有两种:即频分制和码分制。频分制就是以不同频率的信号代表不同的指令或按键。遥控信号的频率范围在几百赫兹到几十千赫兹之间。这种识别与编码方式可以使发送出去的遥控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不同的指令按键要占用不同的频带, 所以在遥控指令集比较复杂的场合, 它需要较多的遥控通道, 也就是要占用更多的频率资源。因而这种方法只适合指令集简单的场合。当指令集较复杂时, 则一般采用码分制。码分制红外遥感是以不同的脉冲或者脉冲组合来代表不同的指令或按键。与频分制相比, 码分制电路简单, 使用灵活, 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这种方式。下面将要用到的PT2248就是种方式。
编码方式主要有频率调制(FM)、脉宽调制(PWM)和脉位调制(PPM), 实际上,各种红外系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信号的编码方式不相同。
2.2 调制
对于码分制识别与编码的发送器,由于其编码频率很低(周期在毫秒级), 因此, 若将编码后的基带信号直接发送, 则其抗干扰能力不高。故实际应用中应在发送器中加人调制电路以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常用的频率有30 kHz,38 kHz,40 kHz及56kHz等几种。
2.3 接收器的调解与解码
红外接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发送器的红外信号, 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 直至从载波上解调出基带信号。对于专用设备, 还包括基带信号的解码过程。但是对于独立研发生产, 则可按照编码方式自行解码。接收器的结构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发送器的结构及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因而产生了专用的解码芯片和自行设计的解码芯片。
3 系统的设计
3.1 整体结构
本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