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第5期
(总第159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LLONGdlANGdlAOTONGKEJl
No.5,2007
(SumNo.159)
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徐景瑜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摘要: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应重视的地质工作,提出了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的地质
工作重点,分析了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科技
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地质;病害
中图分类号:U4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3383(2007)05—0036—01
l概述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
进入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线形指标高,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也非常严重.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山区
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来
越高.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
害多发,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隧道,对
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
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
重的安全隐患.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
程,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2勘察设计阶段
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
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
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
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
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2.1工可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
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
(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
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
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
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利用遥感资料(卫片和航片),编制中比
例尺(1:5万或1:10万)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
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重大
的地质病害体,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
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
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
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2.2初设阶段——突出重大地质病害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确定路线方案前应摸清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
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遥感地质资料
以及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
方案并不断优化.并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踏
勘,对重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
程地质情况,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良地质地
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反
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基本确定路线方案后,做
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进行大比例尺
?
36?
(1:1万)的地质遥感解译及地质灾害调查和工程地质调绘
工作,编制1:1万工程地质图和路线区域地质病害现状图.
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
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
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
性,尽量在路线的平纵面优化上下功夫,采用分离式路基,用
桥隧构造物通过,从滑坡体上部通过,半路半桥等,避免高填
深挖,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
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必
要时应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进行深入勘
察,确定路线可行性.
2.3施工图设计阶段——详查工点地质条件
通过初步设计阶段的各种地质工作,基本查明沿线的地
质条件.本阶段应详查工点地质(桥位,隧道,深路堑,高填
路堤,陡坡路堤,支挡构造物),进行重要工点1:2000地质
测绘.采用调查,测绘,槽探,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手
段.查明场地岩土体组成,性质,分布以及风化层,不良地
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向的变化.以
前对于桥位和隧道等构造物工点地质勘察较为重视,但是对
于深路堑和陡路堤,斜坡路堤,支挡构造物等路基方面的工
点也必须加强勘察,特别是高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的勘察和预
测.重视筑路材料料场和弃土场的的调查,避免出现由于取
土,弃土场所不合理,导致乱挖乱弃,破坏环境,水土流失等.
3施工阶段——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