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饮用水消毒法 不论地面水还是地下水,都必须经过消毒才能饮用。 氯化消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消毒法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漂白粉或漂白精 消毒原理: 2Ca(OCl)Cl+2H2O Ca(OH)2+2HOCl+CaCl2 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产生的次氯酸,体积小,不荷电,强氧化剂,对细菌易穿透细胞膜,干扰其酶系统,致细胞死亡,对病毒的核酸有致死性损害 本实验检测某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以及消毒特定水样的加入量。 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具有杀菌作用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 需氯量:因灭菌、氧化有机物、还原无机物及某些氧化反应所消耗的氯量 余氯:消毒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 出厂水: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0.3~0.5mg/L (一)漂白粉加入量及余氯测定 原理: 一定量的漂白粉加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达到消毒效果后,使水中存有适当的余氯0.3mg/L,为此先取一定体积的水样数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已知同浓度的漂白粉稀释液,半小时后测余氯,取余氯最接近0.3mg/L的那杯。 (二)、余氯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原理: 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 步骤 烧杯 1 2 3 4 5 水样(ml) 100 100 100 100 100 0.01%漂白粉(ml) 0.5 1.0 1.5 2.0 2.5 浓度(mg/L) 50 100 150 200 250 搅匀,放置30分钟,测余氯 试管 1 2 3 4 5 水样ml(上实验中) 9.5 9.5 9.5 9.5 9.5 甲土立丁溶液(ml) 0.5 0.5 0.5 0.5 0.5 余氯 比色,取余氯相当于0.3mg/L的那一管浓度,即为符合要求的漂白粉浓度 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列 (三)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间接碘量法 利用漂白粉在酸性介质中定量氧化I-,用标准Na2S2O3 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可间接测得有效氯的含量。其有关的反应如下: ClO- + 2H+ + 2I- = I2 + Cl- + H2O 2S2O32- + I2 = S4O62- + 2I- 1.加入100ml蒸馏水 2.加入1:3盐酸5ml 3.加入5%KI2ml 4.加入1%漂白粉10ml 5.混匀后用0.7%硫代硫酸钠滴定 5. 加入0.7%硫代硫钠滴定 滴定到溶液转为淡黄色时,加10滴1%淀粉溶液,溶液即成蓝色,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记录二次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总量。 一锥形瓶内加100ml蒸馏水+5mlHCl+5%KI2ml,摇匀 加入1%漂白粉溶液10ml,混匀(溶液呈棕黄色) 用0.7%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至淡黄色 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呈蓝色) 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刚消失,记录硫代硫酸钠总用量(V) 1ml硫代硫酸钠相当于1mg有效氯的量 计算:有效氯含量=V(ml) / 1%×10×1000 (mg) =V%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