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统计方法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年平均1月气温(1971~2010年) 多年平均7月气温(1971~2010年) 多年平均1月降水量(1971~2010年) 多年平均7月降水量(1971~2010年) 四、距平向量 其表达式为: 降水距平百分率 距平/平均值*100% 1)计算降水距平,即观测值减去平均值 2)1步骤所得结果除以该平均值,乘以100 %,即为降水距平百分比 注意:当观测值序列时间比较长,超过30年,例如可以选择1981-2010的平均值,作为步骤1中的平均值 五、协方差和协方差矩阵 1.协方差 衡量任意两个气象要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量(正、负相关关系),另外一个统计量叫相关系数(以后讲解)。 表达式: (2.4) 距平的内积 协方差气象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1)反映了两个气象要素异常关系的平均状况,或者两个变量的正、负相关关系。两变量关系越密切,其协方差的绝对值越大, 如理解(气温为例): 前冬气温负距平(冷)、后冬正距平(暖)---协方差负值----反相关 前冬气温正距平(暖)、后冬正距平(暖)----协方差正值----正相关 2)变量自身的协方差就是方差。 距平的乘积 X1与x2的距平符号相同率高,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x2与x3的距平符号相反率高,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两组变量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问题:协方差带单位,不同要素之间不好比较,以后学习相关系 数可解决这个问题。 2.协方差矩阵 m阶对称矩阵,对角线元素是第i个变量的方差,撇号代表距平。 (2.6) 协方差的另一种表示: 用离差积表示,构成离差矩阵。 总体协方差矩阵的无偏估计 (2.7) (2.8) 状态资料和统计特征 1、状态资料 表征气象要素的各种状态,观测结果无法用数据表示。 如雾、冰雹、霜-------用“有”、“无”、“强”、“弱”等表示。 雨的强度------等级表示,如大暴雨、大雨等。 风的强度等级---1级、2、。。。12 2、频率表、分布列 如何描述状态资料的统计特征? 列出各个状态出现的频率。 对样本而言是频率表,总体而言就是分布列。 3、多维频率表、多维分布列 针对气象要素的状态资料; 概念:统计多个气象要素(现象)的各种情况 下的频率,组成一张多维频率表。 优点:对预报有参考价值。 7月份某气象站24小时内(08时到次日08时)降雨量与08时绝对湿度关系 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台风 2012年8月我省先后受到5个近海和登陆台风的直接或外围环流系统影响,台风影响个数偏多。5个热带气旋分别是9号台风“苏拉”、10号台风“达维”、11号强台风“海葵”、14号台风“天秤”和15号超强台风“布拉万”。其中,“海葵”对我省的影响特别严重,其风雨程度超过2005年的台风“麦莎”,是1991年以来影响江苏最严重的台风。 3)变差系数 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 表示变量的相对变化, 注意: 绝对变率和标准差的数量级与变量平均值的量级有关。 有些同类型变量,彼此之间平均值差别大,若要比较它们的变化性用绝对变率和标准差不恰当,应当利用相对变率或变差系数。 5)频率分布 累积频率概念的引入: 平均值和均方差相同,但取值很大区别,区别其特征,就需要引入新的统计量------累积频率。 累积频率:变量小于某上限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样本特征—直方图) 总体(母体):统计分析对象的全体。 样本:总体中的一部分。 三、总体和样本 理解与应用: 总体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样本的特征随样本而变,与其有关 的变量均称为随机变量,如平 均值、均方差等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很重要 样本量n=30,根据数理统计中的大数定理推断得到。 气象上的总体指无限总体,一组气象资料就是无限总体的样本。总体与样本关系的相对性。 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 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大量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在数理统计中,根据贝努利定理\辛钦定理:当n很大时,算术平均值接近数学期望;频率以概率收敛于事件的概率。 1)分布函数 无限总体的累积频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