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块一数控铣床基础知识6.doc

发布:2016-12-14约3.3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块一 数控铣床基础知识 项目目标 了解数控铣床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编程的基本安全须知。 能够建立数控铣床坐标系。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 内容六 坐标系建立与对刀步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德育目标 环节一、复习导入(5分钟) 2.导入 环节二、学习(50分钟) 步骤一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1、机床参考点:为了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通常在每个坐标轴的移动范围内设置一个固定的机械的机床参考点。 2、机床零点:通过已知参考点(已知点)、系统设置的参考点与机床零点的关系可确定一固定的机床零点,也称为机床坐标系的原点。 3、机床坐标系:以机床原点为原点,机床坐标轴为轴,建立的坐标系即机床坐标系。 4、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是编程人员在编程时使用的,编程人员选择工件上的某一点为原点(也称程序原点),建立一个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一旦建立便一直有效,直到被新的工件坐标系所取代。 二、数控铣床坐标系的建立 1)坐标系建立的原则 ①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而运动的原则。 ②标准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笛卡儿坐标系。 2)数控铣床坐标系的建立 ①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回机床原点(零点)。 ②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零件图上的设计基准重合。 机床主轴方向为Z轴,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工作台纵向为X轴方向,横向为Y轴方向。 3)、工件坐标系设定的指令 ①坐标系设定G92 格式:G92 X_ Y_ Z_ 其中,X、Y、Z、为坐标原点(程序原点)到刀具起点(对刀点)的有向距离。 ②可设定的零点偏置指令G54-G59 格式: G17 G00 ③G92与G54-G59在建立工件坐标系中的区别 三、对刀的基本知识 1、对刀点的选择 2、对刀 确定对刀点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操作称为对刀。生产中常用百分表、中心规及寻边器等工具。 以毛坯相互垂直的基准边线的交点为对刀位置点的对刀方法操作步骤: ① 按X、Y轴移动方向键,使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左(或右)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坐标xa。然后按X轴移动方向键使刀具离开工件左(或右)侧面。 ②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移动到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前(或后)侧面,记下此时的Y坐标ya;最后,让刀具离开工件的前(或后)侧面,并将刀具回升到远离工件的位置。 ③ 如果已知刀具或寻边器的直径为D,则基准边线交点处的坐标应为两数值相加除以2。 ④Z轴对刀需要加工所用的刀具找正。可用已知厚度的塞尺、滚动的标准刀柄或Z轴设定器作为刀具与工件的中间衬垫,以保护工件表面。将基准刀2号到Z向所对的零点机械坐标存至零点偏置G54~G59中。 步骤二、 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对刀装置种类很多,从其功用上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①测量类。包括百分表、千分表、杠杆表。主要用于确定工具及夹具定位基准面的方位。 ②目测类。包括电子感应器、偏心轴、验棒等。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及夹具在机床工作台的坐标位置。 ③自动测量类。主要包括机床的自动测量系统。 编程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编程的常用的编程的方法。 掌握。 能力目标 1.能够指出程序各部分的名称。 2.能够掌握编写程序的步骤。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数控编程、加工需要哪些坐标系? 问题2.合理的选择图中的工件坐标系? 导入: 回顾数控的定义,展示一个程序,将程序调入仿真系统加工出完整的零件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编程的基础知识。 步骤: (1)手工编程:用于形状简单的、程序不长的零件。 (2)自动编程:用于具有空间曲线、曲面的复杂零件。 二、数控程序的结构 1、程序结构 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由程序名、程序段和程序结束符号等组成。 O0001 N1 G91 G54 G00 X25. Y27.5; N3 M03 S1000 N2 G01 X100. Y150. F300 … ……. N10 G00 Z100. N11 M05 N12 M30(M02) 2、程序名 每个程序都要有程序编号,在编号前采用程序号地址码。如在FANUC系统中,采用英文字母“O”,作为程序编号地址而其他系统有的采用“P”、“%”以及“:”等。 3、程序内容 程序内容由若干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又有若干个代码字组成,每个代码字则由文字(地址符)和数字(有些数字还带有符号)组成。字母、数字和符号统称为字符。 4、程序段结构 每个程序段包含若干个指令字(简称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