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pdf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第1页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
防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防己如险健之人,
幸灾乐祸,能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御敌。”而得名。味苦辛而
性寒,归膀胱、肺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本品辛
以散风,苦以泄湿,寒能清热,善走下行,既能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经
络止痛,又能泄脏腑之水湿而消水肿,故有祛风湿止痛,利水退肿之
功效。凡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等均可应用。此外,
《名医别录》谓本品能“散痈肿恶结,诸莴疥癣虫疮”。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有多种生物碱,汉防己含汉防己甲素(汉防己
碱)及汉防己乙素、汉防己丙素、汉防己B6、黄酮甙、酚类、有机酸、
挥发油等。汉防己有明显的镇痛、解热、消炎、扩张冠状动脉、降血
压、抗癌、抗矽肺、抗过敏、平喘、松弛横纹肌等多种作用。木防已
有解热、消炎、降血压作用。汉、木防己均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汉
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具有逆转作用,对阿
霉素或长春新碱耐药株人癌细胞有逆转抗药性作用,有抗肝纤维化作
用,体外证明有某些抗菌、抗真菌作用。汉防己煎剂、流浸膏及汉防
己总碱、甲素、乙素、丙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对循环系统
有显著的降压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降压时心收缩力仅有短暂的
削弱,心率及传导无显著变化,其降压原理是它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与
拟M一样作用,以及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中枢所致;对支气管
平滑肌有轻微的舒张作用,高浓度则收缩之;对横纹肌也有松弛作厢;
因而可用作中药麻醉的辅助剂。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第1页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第2页
防己——秦艽
【配对奥妙】防己苦寒泄降,利水清热,兼可祛风,善泻下焦血
分湿热,为利水祛风,通络止痛之品;秦艽辛散苦泄,长于祛风胜湿,
舒筋和血,止痹痛,且能清湿热,常用于周身骨节疼痛,风湿热痹。
二者相伍,防己佐秦艽疏泄湿热,增强其通湿热,散热结,舒筋络,
利关节之功。
【临床应用】1.风寒湿邪为患,腰腿肌肉拘挛疼痛,关节肿胀
不利,或兼发热,或兼小便不利等湿热痹证。
2.湿热黄疸之湿偏胜者。
【用量用法】防己:5~10克;秦艽:6~12克。
【名医经验】高学敏秦艽善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治痹证常用药,
风湿痹证,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随证配伍应用。其性微寒,兼有清热
作用,故痹证属热者尤为适宜,可配防己、赤芍、丹皮、络石藤等。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第2页
防己配对临床应用名医经验方对--第3页
(《中药学》)
【使用禁忌】汉防己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素虚、阴虚、无湿
热者慎用。
防己——黄芪
【配对奥妙】防己辛苦性寒,辛以散风,苦以泄湿,寒以清热,
善走下行,泻下焦血分湿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行水。二者相
使配对,防己以降为要,黄芪以升为主,二药一补一泻,一升一降,
益气升提与降泄通行并行,外宣内达,通行诸经,降泄而不耗正,共
奏益气利水消肿之功。另防己可祛风除湿,得黄芪为引,又可走表行
水。
【临床应用】1.风水,症见发病急骤,发热恶风,面目四肢浮肿,
小便不利。
2.湿痹为患,肢体沉重、麻木、关节痹痛等。
3.慢性肾炎,心脏病水肿诸症,证属气虚湿盛者。
【用量用法】防己:6~10克;黄芪:10~15克。
【名医经验】1.熊魁梧用此对药治疗肾虚水泛之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