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全科医学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一、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全科医学的特点:
以“家庭”和“社区”为核心要素,强调人性化、综合性、持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照顾。
提倡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全面性及连续性的医疗照顾,促进各医学专科的协作,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即以人为中心。
community-based
comprehensive
continuity of care
coordinative
human-centered
全科医学研究内容:
① 健康需求及社区卫生诊断基本方法
② 分析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居民健康、疾病和死亡的影响
③ 研究动员社区人群参与公共卫生与保健预防
④ 研究社区特殊人群的卫生保健特点、方法与技能等需求
⑤ 临床工作特点、内容和方法(全科医生)
⑥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内容、形式等标准
⑦ 解决不同类型常见健康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
⑧ 全科人才培养等
全科医学和其他学科关系——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二、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
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区照顾。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持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可及性的一种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全科医学服务内容:
① 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服务
② 急性损伤与疾患和慢性疾病的诊疗服务,一定的康复治疗服务
③ 帮助患者合理协调利用各种卫生资源
④ 健康评估,重点特殊人群保健服务
⑤ 患者支持性照顾、临终关怀
⑥ 基本精神卫生保健服务
⑦ 咨询、会诊、转诊服务
⑧ 服务质量改进、基于临床实践的科研工作
三、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
接受过全科医学训练,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全科医生作用:
① 首诊医生
② 以家庭和社区为主要工作场所,以门诊为主体的医疗保健服务
③ 服务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限制
④ 患者及其家庭所有医疗保健服务的协调者
⑤ 提供高质量基层卫生保健提供者和组织者
全科医生角色:
→医疗卫生方面:诊疗者、守门人、协调者、管理者、教育者、咨询者、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
→自身事业发展:学习者、研究者、贡献者
全科医生的素质:
① 强烈人文情感
② 出色管理能力→自信心、自控力和决断力,敢于并善于独立承担责任、控制局面
③ 执着的科学精神→严谨科学态度,一丝不苟诊疗科科学思维
全科医生具备的基本能力:
① 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能力
② 系统思维与循证职业能力
③ 首诊医生对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④ 疾病预防和人群健康管理能力
⑤ 信息管理能力
⑥ 良好沟通能力
⑦ 良好应变能力
⑧ 管理才能
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区别:
全科医生→通才医生(多学科横向整合知识,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宽度与广度)
第2节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及其发展
一、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
(一)通科医生时代——18世纪初~19世纪末
(二)专科化的兴起与通科医疗的衰落——19世纪
(三)全科医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
二、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由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退行性疾病引起的各种慢性费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概念的扩展(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病→身体上、精神上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四)卫生经济学压力和卫生改革的需要
三、我国全科医学事业发展
(一)全科医学的引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
(二)全科医学的发展——1997年以后的各种文件为我们新时期全科医学发展指明方向
(三)全科医学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点,1999年全面启动
第3节 全科医学的方法论
一、系统论
——研究一切综合系统及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概念:
系统是指由部分或元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一种和谐的排列或类型,还包括一种相互结合的动力程序
特征:
① 层次性
→疾患是外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家庭、社区、社会、文化、生态等高级的系统与人体内部的神经、内分泌等较低级的系统共同作用于人这一整体产生的复杂结果
② 整体性
→医学实践中,只有研究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和结果才能完整的理解这个家庭
③ 开放性
→系统内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进行疾病研究,不能简单将其看作是人的病,而应该充分考查病
显示全部